過年前趁著空檔到國外玩了幾天,即使每天都有日式早餐可吃,但最令我高興的,莫過於感冒時,在幕張新大谷飯店餐廳裡,吃到一次做工非常講究的稀飯了。
話說日本米好吃,應該是許多人共同的感想。而那碗穠纖合度、散發著閃閃亮光的稀飯,搭配著炒過的雞肉鬆,與紫蘇醃過的白蘿蔔、低鹽鮭魚,不但充口適腸,同時那種把小菜當大宴烹調的細心,更是使我念念不忘。
無獨有偶,從前在五星飯店工作時,也曾聽過因日本客人生病,飯店清晨特別為他熬地瓜稀飯跟菜哺蛋送到客房,使得這名旅客回國後,還特地來信感謝的例子。
這證明了,熬粥雖然只是區區小事,但在異國旅客心中,卻能夠成為津津樂道的回憶。所以一碗粥飯,即便並不昂貴,但只要肯用心做,能滋潤的,何止是口腹而已?
不光在現代,在古詩裡也有著:「玉樓銀絲品自佳,功調水濟味偏諧,何須寒食闕蕭賣,早起香風遍六街。」的記述。試想:不管有錢沒錢,上工前去吃碗香風足以飄散六街的稀飯,人生該是何等滿足?而這也證實了,中國人對粥飯的講究跟用心。
像是位於東區的老友記,雖是以蝦仁雲吞比較出名,可是其粥品,亦深受好評。例如這裡的艇仔粥,顧名思義就是以前在小艇上賣的粥品。所以講究的的作法裡,常會擱上鮮蝦仁、鮮魚片、蜇皮、魷魚、豬皮等料,風味才美。
不過,大概是85元售價的關係,因此老友記的艇仔粥裡,只有魷魚、豬皮跟瘦肉絲三者,另添了不可或缺的炸香花生、油條、生菜絲來增色。但是其粥底純以生米熬成,直至米花全開,需歷經幾個小時。而端上時看似清淡,實則濃稠如油,口感高潤芬芳,間而就著軟綿的豬皮一起吃,更是別有滋味。
至於干貝碎牛肉粥,則是老友的招牌,雖然看起來樸實,但一入口,暖流便直入腸胃,能立即消化吸收,把元氣召喚回來!而如果愛吃酸薑皮蛋的,也可點上一碟共食。相信在沒有胃口時,必定能成為繼續打拼的活力來源!(敦化南路一段232巷16號1樓2731-2269,2731-909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