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:「歹竹出好筍。」意思是說,不要光看竹子的外表,來論定筍子的好壞,因為若想要挑選到美味的筍子,其實完全得要有撇步呢!
話說在三月開始會出產的桂竹筍,由於外型呈椎狀之故,因此不懂的人,多半會挑長的,那根本就老得無法入口。這是由於吃桂竹筍時,吃的是它的地下根,而越長的當然纖維化越嚴重,所以我們到市場買的時候,也要記得此一秘訣,盡量挑小而嫩的,或以指甲輕按筍底,才能買到好烹調的幼筍。
此時,剛買回家的桂竹筍,最好別放過夜,而要以拉開一角「轉」開的方式,除去竹子的外皮。然後把筍子以冷水煮到開,或添加少量鹽巴做成鹽味筍,這樣才能在撈起瀝乾後,包成一份份放在冷凍庫保存,以便整年隨時利用。
不過,由於中醫認為竹筍性甘,可以發揮清熱化痰、利水消腫、消渴益氣、潤腸通便等功用,反而讓大家忽略了竹筍本身性涼,富含纖維質和草酸鈣的特質。所以一些有胃潰瘍、腎病、腎結石、容易拉肚子的人,吃竹筍可要留意份量!
至於桂竹筍最適合作什麼菜呢?除了把豬肉切薄,加進醃漬過的覆菜,跟嫩滑的桂竹筍一起煮湯,以成為傳統客家人經典的好菜。其實在新竹的九九客家館,跟有名的老頭擺餐廳,都能以很平實的價格,享受得到這道料理。(九九客家館,新竹縣北埔鄉南興街152號 03-5803226。老頭擺生態休閒農場,新竹縣北埔鄉南坑村9鄰8-5號 03-5804907 03-5802541)
而吃蹄膀怕油膩的人,也可試試在竹東市場內,由陸豐養殖場設攤販賣的雞油控筍絲,味道也相當不錯。這是因設在山坡地的養雞場,每天活蹦亂跳的雞銷量很大,因此把煮過的雞滴下來的雞精、雞油一起燒筍絲,便成為早市主婦們搶著購買的下飯美食。
此外,這裡的雞肉跟雞蛋,也頗受好評。有時去土雞城吃飯時,所吃到的雞,往往只是放養個幾週的半土雞,味道其實馬馬虎虎,可是這裡的放養時間足,雞肉夠成熟。所以有些懂吃的人,竟然會特別到新竹來買回家享用,可見行行都有學問,真是一點都不假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