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最近吹起的「中國基金風」中,帶頭的「匯豐中國動力基金」募集金額,逆勢衝高到30億元左右,創下從去年下半年以來,國內投信基金募集的新高紀錄,在市場一片沉悶之中,為陸續投入市場的9檔中國基金打了一劑強心針!
3月陸續進場募集的9檔中國基金,除匯豐中國動力基金與第一富蘭克林中華基金,幾乎同時在3月初開募外,永豐大中華基金也已在3月13日開募;此外,包括元大新中國基金、新光中國成長基金,以及安泰ING中國機會基金,都將在3月下旬起陸續投入戰局。
根據統計,匯豐中國動力基金的募集規模,已超越了去年八月德銀遠東DWS台灣精選主題基金的13.9億元,以及去年10月德盛安聯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12.3億元的募集成績,成為去年下半年以來,國內市場募集金額最高的一檔基金。
而且30億元的募集規模不止超越單一基金,甚至高於元大全球資源傘型基金(三檔)的22.6億元及摩根富林明JF雙龍傘型基金(二檔)的21.2億元。
匯豐中華投信總經理陳如中解讀,這種久違的盛況,代表投資人的信心已有一定程度的回溫。而若從市場的角度來看,在人大與政協兩會之後,市場預期中國政府仍將持續透過政策做多,投資人錢進中國意願明顯提升。
然而,中國股市今年來的亮麗表現,也讓投資人更加認同中國有機會領先全球出現復甦,於是願意讓資金提前卡位以分享中國成長的果實。此外,匯豐集團長達144年的中國佈局,也讓「資深中國通」形象得到認同的證明。
不過,陳如中表示,這檔基金募集過程中還有一個特色,那就是投資人即使有心投資,但仍對去年的股市修正心有餘悸,因此投資心態仍偏保守,整體上有下單筆數雖多,但有平均金額明顯縮小的現象。
至於進場後的佈局策略,匯豐中國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世洽則表示,初期計劃在國企股7000點或恆生指數12000點下逢低佈局,並在一個月內逐步買進二到三成的持股。
佈局主要標的則包括內需成長主要受惠對象的「消費類股」、受惠3G題材的「電信類股」、4兆人民幣主要受惠股的「工業類股」,本益比低廉並具有高股利率的「金融類股」,以及長線看好的「能源類股」。
如果國企股回落到6500點以下或本益比低於8倍時,黃世洽則表示,將持股進一步拉高至三到四成的水位。佈局後,若國企指數點位上漲到8000 點以上或本益比高於11倍時,則將伺機調降持股,以實現獲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