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是共同基金業熱鬧的月份,多個頒獎典禮陸續舉行,成為基金界的嘉年華會。而根據統計,目前在台銷售的海內外基金總數超過1700支以上,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基金產品,投資人該如何選擇的確是一大困擾。
過去投資人可能只會選擇全球股票基金或台灣股票基金等產品投資,但隨著近年法令放寬與更多國外產品的引進,基金產品百花齊放,顯示台灣基金產品進入一個多元化投資時代的來臨。除了各大區域型基金與單一國家基金外,舉凡各種產業型基金、保本基金、多種債券基金、組合基金等,讓投資人選擇性大大增加。
Money錢雜誌社長林奇芬指出,「橘子和蘋果本來就不能放在一起比,基金種類這麼多,本來就需要更多元分類,讓投資人真正了解產品屬性後再投資。」
林奇芬說,不怕基金種類多,怕的是投資人對產品的差異不夠了解,不能真正做好適合的資產配置。有些投資人想要追求高成長,有些投資人想要穩健或保本,不同屬性投資人應該選擇不同的產品,而基金獎評選出來的是在同類產品中相對表現穩健的基金,這是投資人在選擇時一個參考資訊。
雖然2008年全球股市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,許多基金淨值慘遭打五折的命運,此也讓許多投資人失去信心,近期基金投資人數明顯下滑,定時定額人數也大減10萬人。但這些獲獎基金,三年年化報酬率大多可以維持正數,5年年化報酬率更多能打敗定存,顯示基金長期投資還是可以發揮功能。
林奇芬指出,投資基金要掌握景氣循環,在谷底投資是最佳策略,以上一波科技泡沫為例,在2002年或2003年市場氣氛最差時進場的投資人,後來都獲得相當亮麗的投資報酬。林奇芬認為,這一次最佳投資時點應該在2009到2010年左右。
林奇芬並建議投資人,一、先考量自己的投資屬性,二、決定適合的投資組合,三、挑選各類產品中最穩健的基金。不要人云亦云跟著市場跑,用這三個步驟來挑基金,應該就可以達成自己的理財目標。
2009年本土投信公司獲獎基金一覽表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