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今(24)公布2月外銷訂單,金額達201.2億美元,雖較去年同期衰退22.27%,但已重回200億美元大關,且是去年11月以來最小的減幅。2月份因有急單效應的影響,因此跟1月比較起來,接單金額增加了24.4億美元,增幅13.81%。在中國家電下鄉政策下,台灣受益,外銷接單減幅縮小。
從去年11月以來,外銷訂單動輒3、4成的衰退速度,在2月減幅稍緩。2月接單年增率是負成長22.27%,仍為連續第5個月負成長,但跌幅已經縮小,尤其是資訊電子業跟金屬機械業的減幅縮小相對明顯。累計1、2月,外銷訂單金額377.9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下滑32.7%。
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指出,因應不景氣的減產效應,已經將庫存逐漸去化,搭配急單挹注,可以發現電子零組件業產能利用率已有回升跡象,且化學材料業減產現象也獲得紓解。
因此經濟部預期,製造業生產可望在存貨水位調整告一段落後,逐步恢復產能利用率。而第一季年增率雖然延續自去年第四季以來的負成長態勢,但可望從第二季開始就能走出衰退陰霾。
經濟部預期三月份外銷接單還會再成長,只不過急單過後會不會可見回春?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回應的相當保守,他表示不知最壞情況何時會是終點。
同時,調查廠商預期3月接單將較2月增加者,有25.51%,預期持平者占47.33%,預期減少者占27.16%,「預期減少」較「預期增加」者僅略高1.65個百分點,是民國97年5月以來,兩者差距最小的一次。經濟部因此預期,3月外銷接單應可較2月成長。
至於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為負成長27.14%,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負成長27.65%,累計今年1、2月的工業生產指數負成長35.92%,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則是衰退37.0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