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因應塑膠貨幣時代的來臨,今年初通過「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」後,民眾都相當期待持或i-Cash能作更多元的消費。儘管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曾表示,今年六月就能開始使用,不過據瞭解,由於目前金管會還未訂出實施細則,將可能導致時程延後。
為打造類似香港八達通的萬用卡,國內積極打造小額付費的環境,其中發卡量超過1500萬張的悠遊卡公司,已經開始找異業結盟,洽談鋪設機台事宜,希望讓民眾搶先體驗小額付費的便利性。
連勝文指出,合作對象包括超商、咖啡店、中小型賣場,目前都陸續洽談中,其實只要主管機關把實施細則訂出,悠遊卡公司執照核發下來後,很快就可以上路,只是現在就「卡」在金管會,尚有公文作業未完成。
對於小額付費這塊市場,外界一直都認為悠遊卡發行量最大,已經搶得致勝先機,但連勝文並不這麼認為,強調小額付費市場利潤,已經被壓得很低,未來想投入的業者,都應該緊緊擁抱在一起,「大家應該是合作夥伴,而不是競爭對手」。
至於悠遊卡在交通票證這方面,適用範圍也越來越大,悠遊卡公司總經理林志盈表示,台鐵車站今(98)年暑假左右,悠遊卡有機會往南再通到竹南,往北再通到瑞芳,民眾會逐漸體驗到便利性。
目前北部的台鐵車站,就曾出現一天破9萬次使用悠遊卡進出的記錄,每天平均使用悠遊卡的人次,也大約在8.5萬次左右,已超越使用磁卡的乘客。林志盈強調,買磁卡搭台鐵有8.5折優惠,悠遊卡只有9折,但消費者明顯不在乎這一點差額,最希望的還是方便性。
就像悠遊卡在外縣市的使用率,公車業者表示,二月比一月每天都增加一萬元收入,尤其國道台北到基隆的首都客運,每天都有七成以上的民眾在使用悠遊卡,效益相當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