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自去(97)年520下跌以來,指數一路從9000點以上下跌幾乎腰斬,3月份終於有了像樣的反彈行情,月線收盤較2月上漲653.69點,出現去年五月下跌以來最大長紅棒,指數高低震幅高達1140點,成交量也明顯放大。不只現貨市場出現資金行情,期貨市場3月22個交易日更以1,440萬1,796口紀錄,創下單月第二大交易量,僅次於96年7月的史上單月最大量的1,483萬4,038口。
根據期交所統計,3月份期貨市場在台股行情帶動下,不僅總交易量創下歷史次大量,未平倉日均量78萬7,156口,也是去年7月以來之最。去年5、6、7月市場行情波動大時,市場避險需求驟增,該三個月份的未平倉日均量分別為87萬6,767口、92萬3,770口及88萬2,940口。本月未平倉日均量放大,也顯示出去年下半年行情波動轉大以來,交易人避險意識增強,留倉意願增加,台灣的期貨市場更加深化。
期交所進一步分析,3月期貨類商品總交易量為431萬8,673口,亦為歷史單月次大量,僅次於去年11月的437萬1,917口;選擇權類商品總交易量為1,008萬3,123口,則為單月第六大量。
其中台指期總交易量為234萬56口,是歷史上單月次大量,僅次於去年11月的238萬568口;小台指3月總交易量為114萬7,714口,為歷史上單月第三大量,僅次於去年11月的近125萬口,以及去年12月的116萬餘口。
期貨與選擇權契約最後結算前幾天(3月13、16、17日),全市場的日未平倉量數度突破百萬口大關,創去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之最。在3月18日到期結算後,目前未平倉量又開始迅速累積,到3月底止已逾81萬口,近月的4月股價指數期貨與選擇權契約將在4月15日到期結算,未平倉量水位可望持續攀升。
期交所表示,期交所一直致力推動將台灣期貨市場打造成為一個兼具純度、廣度與深度的市場,去年推出包括SPAN至交易人端、有價證券抵繳保證金、增加結算會員提領保證金次數等,關係保證金資金有效運用的新制度,以及推動法人避險帳戶等,從本月交易量與未平倉量同步放大可以看出,制度改革已逐步見到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