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內需帶動經濟成長下,中國有可能是金融海嘯最早復甦的國家,因此投資潛力頗受全球矚目。不過,到底中國市場要如何投資?投A股好?還是B股好?還是到香港買H股、紅籌股…,會不會買到最高點?讓許多投資人傷透腦筋!
ING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吳君函即表示,對台灣投資人而言,直接投資中國大陸A股得面臨重重法令限制,再加上A股波動度高,投資風險也較高;而開放給外國人投資的B股,股市流動性不佳,投資價值低。因此,建議投資中國的範圍,最好再擴大到流動性較佳,且與A股成分股重疊性高的香港國企股及紅籌股。
根據ING投信統計的歷史經驗指出,若秉持長期投資的原則,投資中國股市期間達5年,出現正報酬的機率在五成以上。而根據Lipper的統計,自1999年4月起,投資人在任一月底進場投資MSCI中國指數並持有滿5年,有高達80%的機會出現正報酬率;在這段期間,表現最好時5年的報酬率高達766.91%,最差時則下跌45.28%。
不過,吳君函也指出,但若在相同情況下,投資人只投資上海或深圳綜合指數,則持有滿5年的正報酬機率大幅降低至約五成的水準,顯示若只長期投資上海或深圳股市,正負報酬出現的機率幾乎是一半一半,長期投資並不能大幅提升獲利的機會。反而將投資範圍擴大,選擇成分股較多元化的指數,並採長期投資原則,獲得正報酬的機會較高。
吳君函並認為,中國A股波動度高,長期投資獲得正報酬的機率不及投資範圍較廣的MSCI中國指數,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來源包括A股、紅籌股及國企股等,範圍比較廣,也是不少外資在投資中國時的參考指標。
另外,就分散風險的角度而言,香港國企股及紅籌股指數與上海及深圳A股的相關係數都不高,對已經持有陸股的投資人來說,增加在香港紅籌、國企股的投資部位,其實還具有分散投資風險的優勢。如果想更進一步降低風險,吳君函則建議投資人可以採取定時定額方式介入。
投資中國市場達5年之報酬率分析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