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發布「2009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及風險調查報告」,針對34個貿易地區進行風險排行榜,結果被視為最適合台商貿易的前三大地區,分別為香港、新加坡、加拿大,而目前很多台商前往的泰國、越南,反倒都被列入勉予推薦或暫不推薦的地區。
這項調查主要是從「貿易自由度」、「貿易便捷度」、「貿易難易度」、「貿易風險度」等四個面向來作為評估模式核心,希望協助挖掘出下一個「金磚」與「新鑽」,作為國內業者全球布局參考。
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理事長許勝雄表示,台商目前主要進出口貿易地區為中國大陸、美國、日本、香港、馬來西亞、韓國、新加坡、越南、德國等,但國際市場主要競爭對手也幾乎是這些國家,顯示無論是貿易地區或競爭對手,仍多以G7或亞洲四小龍為主,台灣廠商該如何思考重新佈局新興市場相當關鍵。
被評估出來貿易評價最佳前十大貿易地區,依序為香港、新加坡、加拿大、美國、英國、澳洲、日本、德國、法國、荷蘭。其中,香港在貿易自由度、貿易便捷度、貿易風險度,都拿下最佳表現,可見在自由與開放的貿易政策下,已經形成便利經商環境。
至於評價最差十名,依序則為菲律賓、柬埔寨、阿根廷、越南、印尼、印度、埃及、泰國、智利、匈牙利。
許勝雄指出,這十個國家多屬於東南亞及南美洲經濟體,顯示新興市場雖然蘊藏無窮發展潛力,但相較於重要經濟體,這些國家的貿易環境似乎仍有待改善,貿易商必須妥擬風險規避策略。
許勝雄強調,台灣出口已連續六個月負成長,現在積極拓展對外貿易是經濟復甦的最大動力引擎之一,台商該如何佈局全球的經驗非常難得,未來應該要有傳承與分享機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