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發生了令人痛心的女嬰被丟入滾水的事件,昨天又看到了20幾隻柴犬被割除聲帶後遺棄的新聞,不管是人還是動物,都是寶貴的生命。當經濟環境不佳時,這類的新聞將會越來越多,筆者曾經提過當生活出問題時,務必尋求政府單位的協助,以獲得短暫的喘息空間。
過去的文章大多在探討如何開源節流,看著社會上這麼多不幸的新聞傳出,筆者今天想談的是「回饋」,這個名詞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你的腦海了?
每個人從小到長大成人,不管家庭環境好或壞,都會用到社會資源,當政府的社會資源不足時,就會出現許多民間慈善團體,想辦法把資源傳送到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手上。
筆者對於「回饋」最簡單的做法,就是定時捐款給公益團體,因為我認為今天我有能力幫助別人,哪天換我需要幫助時,也會用到這些資源。筆者最早的捐助是透過花旗信用卡,每月固定捐助世界展望會,長達了好幾年的時間。
有一年看到許多孩童沒錢吃營養午餐,以及偏遠地區小孩無法上學的新聞,我便把捐款對象改為國內,透過富邦信用卡每月捐款給富邦慈善基金會。
每當我收到我所贊助小朋友寄來的成績單,都會非常感動,因為我又讓一個小朋友有受教育的機會!
筆者也常常捐獻書籍給我的國小母校,並且到現在仍與求學時的師長聯繫,每當學校有活動時,只要在我能力範圍之內,我都會贊助一些資源,數目雖然不多,卻是我發自內心的回饋。
「回饋」除了金錢上的直接贊助之外,更有許多方式可以讓自己直接投入,當義工、當課輔老師等等都是直接回饋的方式。
而在現今的台灣社會,中產階級畢竟還是占了大多數,每個人貢獻自己一點小小的心力,對週遭的人事物多付出一點關懷,社會上不幸事件將會逐漸的減少。
畢竟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個國家的人,今天你幫助了我,改天我也有可能接受你的幫助,幾年前曾經有一部電影「把愛傳出去」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概念,期望你我都能夠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力行「回饋」,讓不幸的新聞早日從你我眼前消失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