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位立委準備提案修法,重新規劃兒童保單,最主要的用意是防範道德風險,但是兒童保單的修法,就如同雙卡利率修法一樣,對於保險業者的衝擊非常大,所以修法的過程勢必困難重重,最後的結果會如何不得而知,但是我想從一個父母角度來看兒童保單這件事。
國內因為保險觀念普及,有非常高比例的父母在小孩出生後,便會安排保險相關事宜,我身邊的朋友為孩子規劃的保險,幾乎都是醫療、住院、儲蓄等,安排保險的原始出發點,根本沒想過萬一小孩死亡後,可領到的補助會有多少,絕大部分的父母所在意的是,小孩萬一生病後的醫療補助,以及未成年前的相關儲蓄規畫。
因此筆者相信道德風險所發生的機率實在非常低,但是不可否認,台灣社會近年來虐童事件頻傳,加上景氣不好,就算是道德風險的發生機率極低,萬一發生一件就是一個幼童生命的殞落,所以筆者認為實在是有立法規範的必要,越先進的國家對於兒童及老人的保障是越多的,畢竟每個孩童的生命,都該用力去保護。
至於保險業者真的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嗎?筆者認為短期內的衝擊是一定會有的,但是長期來看,筆者認為保險業者應該會研擬出新的保險商品,如果能夠透過修法禁止兒童死亡保險給付,業者把產品設計轉向更優質的醫療、住院、教育基金等等的商品設計,或許更能得到家長的青睞,畢竟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,兒童死亡給付本來就不是兒童保險的重點,因此修法對於保險業者所帶來的衝擊應該不至於太大。
台灣近年來針對金融業的法規修訂,往往會因為業者反彈太大,而胎死腹中,此次兒童保單禁止死亡給付的法規修訂,從人性道德面出發,業者的反彈應該可以降至最低。
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,更是每個父母的心肝寶貝,自從滾水燙嬰事件發生後,造成社會震驚,立法禁止兒童保單死亡給付,為的就是防範這類的道德風險。
筆者再次強調,大部分的父母對兒童保單是否有死亡給付根本不在意,所以在立法院欲修法的同時,也請業者不要再說受到的衝擊太大而阻撓,讓每個孩童都能在更安全的社會環境下平安長大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