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週最熱門的話題,莫過於台股漲幅居全球之首,周三、四收盤都爆出2000億以上的大量,使得散戶手上縱然有充裕的資金,也不敢貿然進場,大家都怕資金潮來得快去得也快,再次受重傷,要如何看待此次的資金行情?筆者在這波行情中又是如何獲利?筆者的經驗分享給大家。
從去年金融風暴開始發生以來,筆者手上的持股幾乎都只剩50%左右的價值,尤其是持有的面板股,更是慘不忍睹,筆者的持股都是用閒置資金購買,所以帳面上的損失,對我來說壓力並不會太大,而且我也深信就算金融風暴深不見底,總有一天還是會過去的。
再加上我習慣觀察個股市分析師的言論,還記得台股跌到4000多點時,許多分析師都說會下探3000點,外資也是一路唱衰,筆者通常會把這些分析師的言論,打八折當作參考數據,於是當大家預期會下探3000點時,我的經驗告訴我4000多點應該就是可以進場的時機了。
但是該選擇哪些股票呢?首先檢視我手上的持股,面板股是我虧損最多的,所以我想加碼降低平均成本,加上第一季傳出中國即將實施家電下鄉的政策,繼續買進面板股。
同時間我也注意到中國觀光客持續的增加,代表政府的兩岸政策逐漸發酵,再加上520總統就職週年即將到來,兩岸政策的檢驗肯定是指標,我在20元左右便買進了一檔具有資產題材的紡織股,這波突來的資金潮把股價推向了37.4的高點,筆者在37元出清持股獲利了結,準備這波回檔時再進場布局。
不可否認的,這波行情完全是資金大量湧入所引爆,基本的經濟環境,並沒有開始完全復甦,況且依照政府官員的說法,陸資根本還沒開放進入台灣,這些資金可說是外資及散戶對於未來局勢的期待。萬一兩岸交流的進度突然趨緩,這些期待會馬上轉變成失望的賣壓。
在基本面也還沒回穩的情況之下,這時貿然進場的投資人,就會產生較高的風險,許多媒體把這波行情取名為「和平紅利」,所以要牢記一點,既然是紅利就不會常常發放,一年兩次發放紅利已經夠多了,不是嗎?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