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許多媒體大肆報導,勇於追求自己想要過的生活、年輕就該勇敢追夢等等的成功案例,這波經濟不景氣的過程中,許多人感受到工作的不穩定,紛紛想要找尋自己的夢想,也希望透過成功的追夢,讓自己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。
每當工作壓力、生活壓力很大的時候,心中總會吶喊「我是誰?我要的是什麼?我的夢想是什麼?」,總會有一股衝動拋下工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可是回頭看看身邊的家人就打消這念頭了!追求夢想的過程有成功,當然也就會有失敗,只憑藉著一股熱情就能追夢成功嗎?還是需要完整的規劃?
筆者有個年輕的同事,始終有著闖蕩演藝圈的夢想,過去她也曾經有在演藝圈闖蕩過一陣子,這夢想她從未放棄過,偶然的機會與她聊了一下,她對於追求夢想充滿了熱情,但是缺少了一點自信。
由於她還年輕,筆者非常鼓勵她勇敢的闖一闖,但是只靠熱情是不行的,所以套用了行銷學上常用的SWOT分析,請她對自己做一下闖蕩演藝圈的SWOT分析,所謂的SWOT是指S(優勢)、W(劣勢)、O(機會)、T(威脅)。
認清了自己闖蕩演藝圈的SWOT,遇到這各種狀況時,也比較有心理準備,筆者還是認為充分的熱情,加上審慎的思考,成功機率較大,否則熱情很容易被現實所消滅!
許多人在追夢的過程中,常常被「經濟因素」這個現實所打敗,年輕人沒有家累的負擔,所以問題不大,若是成家立業的人,經濟因素絕對是追夢的過程中,必須要解決的,否則對於家人不公平。而且也不負責任的,筆者認為家庭責任還是勝過自己想要追求的夢想。
筆者最後還要建議大家,追求夢想仍然要為自己預留後路,學生就該好好完成學業、上班族需要有一筆準備金等等,前立委王雪峰夫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為了政治的夢想,沒有完成律師考試、醫生資格考試,從政治人物的光環退下之後,就不知道人生下一步該如何走了。
追夢的勇氣需要肯定,甚至有人建議必須不留退路,才能激發非成功不可的潛力,筆者非常不認同這樣的說法,因為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,追夢成功的機率是偏低的,準備好退路,方能讓自己及家人安心,相信你、支持你的人也會越多、成功機率也將更高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