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今(25)日公布4月份外銷訂單,金額為251.3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20.9%,但跟3月的外銷訂單金額239.4億相比,生意似乎又好了一些,年增率仍有超過2成的衰退。經濟部認為,主要是因為全球區域經濟動力,仍然疲弱所致,不過預期看好下個月的接單金額,將較4月穩定成長。
4月主要接單貨品觀察,以資訊與通信產品較去年同期減少11.5億影響最大,主因是平價產品成為金融海嘯之後的商品需求主流,加上歐美市場民眾儲蓄傾向走強;其次為電子產品,因為基期較高,所以減少了10.6億美元的訂單;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則是因為原料價格波動,導致接單預期調整,年減9.4億美元。
累計今(98)年1月到4月,外銷訂單金額為868.6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了327.1億美元,減幅達27.3%。顯然外銷訂單受金融海嘯衝擊而大幅衰退,至今尚未恢復元氣。
經濟部指出,根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預期5月接單狀況顯示,預期增加者占22.18%,預期持平者占51.7%,預期減少者是占26.12%,以家數計的動向指數為48.03,但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,則為64.02,顯示5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,可望較4月成長。
展望未來,經濟部認為各國政府擴大內需方案,已持續推動一段時間,加上中國大陸擴大對外採購,廠商接單近期反映市場需求狀況,依照接單金額動向指數,預期我國5月的接單金額,將較4月穩定成長,且我國接單前三大主要貨品:電子產品、資訊及通信產品、精密儀器等三大貨品,接單成長力道也相對強勁。
此外,受到庫存回補效應的影響,4月份的工業生產較3月增加7.17%,經季節調整後也增加6.79%;與去年同期相比,工業生產減少19.88%,減幅是近半年來的最低水準。其中,占權重9成3的製造業減幅降至-20.35%,是主要的貢獻。累計1至4月工業生產指數減幅達29.16%。
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負成長20.35%,但降幅已經降至近半年來的最低點。累計1月至4月,製造業生產與去年同期也減少達29.99%。經濟部認為,國內需求在股市回溫及公共工程的陸續開展下,將較上季回升,因此預期第2季的製造業生產,可望逐步擺脫景氣谷底的陰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