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銀行今(27)日下午發布第三期「金融穩定報告」,報告中指出,我國金融體系維持穩定,但銀行信用風險、股價波動,以及房價下修風險,可能逐漸增加,應小心防範。
央行在半年一期的「金融穩定報告」中示警,強調今年第一季和去(97)年底相比,金融機構財務狀況略有改善,整體金融情況堪稱「穩定」,但銀行信用風險疑慮仍漸增,且股價指數波動率高達30%,股價波動風險不低,投資人應多加留意。
央行金檢處副處長黃少華指出,失業率將會是影響經濟前景的重要變數,若接下來幾個月失業率明顯攀升,就會影響個人與家庭部門的償債能力,間接導致金融機構逾放升高。
在房地產景氣部分,央行也表示憂心,黃少華表示,央行大幅調降利率,加上政府續辦優惠房貸,以及開放陸資來台投資等措施,可望支撐房市。
但失業率攀升,可能影響民眾購屋意願與還款能力,加上新成屋與法拍屋陸續釋出,住宅市場供需失衡尚未改善,「房價下修壓力仍在」,銀行須留意不動產相關放款的信用風險。
根據央行提供的去年第四季房價/年所得比,仍高達7倍;也就是說,民眾若是不吃不喝,也要7年才能買得起一棟房子,但去年底以來市況不佳,民眾購屋轉向低價和小坪數,導致該倍數,較去年上半年下降不少;至於房貸負擔率,則在去年第四季降至30%左右,為96年初的新低,主要是受到央行降息,民眾房貸利息壓力減輕所致。
央行數據也顯示,去年底股價波動率一度飆升至40%,今年第一季,波動率已下滑至30%,相較過去不到20%,仍屬偏高水準,顯示股價指數波動風險依然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