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統計兩岸貿易往來概況,今(98)年第1季我國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衰退4成,占我國對外貿易的比重,卻是增加0.5個百分點,其中出口衰退41.4%,占我國出口比重減少2.2個百分點,但占我國進口比重,卻反而增加了2.3個百分點,使得貿易順差衰退達4成4。
經濟部國貿易指出,今年第1季我國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158.4億美元,較去(97)年同期衰退40.3%,占我國同期對外貿易總額的21.8%,比重較去年同期增加0.5個百分點。
其中,出口金額為111.7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衰退41.4%,占我國出口總額的27.6%,比重較去年同期減少2.2個百分點;進口金額為46.7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衰退37.3%,占我國進口總額的14.6%,比重較去年同期增加2.3個百分點,貿易順差只僅65.1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44%。
分析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減少,但進口比重卻增加的原因,國貿局推估,可能跟急單效應有關,因為來自中國大陸的急單需求,我國就必須從中國進口零組件等原料,再製成成品出口到中國大陸,這是我國對中國大陸進口比重增加、貿易順差大幅衰退的主要原因。
國貿局指出,受到全球貿易動能持續整理,中國大陸貿易成長依舊疲弱,連帶影響我國對中國大陸的進出口貿易表現。就3月單月觀察,因基期較高,所以我國對中國大陸出進口金額,才會持續衰退,但出進口金額,已優於2月表現。
在出口方面,3月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是47.1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衰退36.4%,但較2月增加10億美元,增幅是27%,且占我國對全球出口比重回至3成以上,達30.2%。
3月除了有機化學品、鋼鐵及礦物燃料對中國的出口值,較2月為低之外,其餘產品出口值都較高,尤其以電機設備及零件、光學產品等2項的增加金額高達5億美元,最為亮麗,但是否為急單的挹注,還需要再觀察。
另外在進口方面,在我國對中國大陸及全球出口貿易持續疲弱、民眾消費力道保守下,3月我國自中國進口金額為19.4億美元,雖較衰退33.2%,但已比2月成長40%,占我國整體進口比重,創歷年單月新高,達16%。
國貿局表示,3月除了礦物燃料、車輛及其零附件等產品,自中國大陸進口值較2月為低之外,其餘項目都相當高,尤其是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產品進口,較上月增加2.3億美元,最搶眼。
3月我國對中國大陸順差僅27.6億美元,與去年各月動輒3、40億美元的好成績相比,相去甚遠,但比2月增加4億4千萬,並連續3個月呈現上揚的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