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多項經濟指標都出現觸底訊號,經建會發布4月的景氣對策信號燈號,雖然持續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,但綜合判斷分數上升1分,達到11分。分數在金融面的加持下,有彈升的跡象,但是距離黃藍燈的17分,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距離。
景氣對策信號有9項構成指標,綜合判所分數最差的狀況就是9分,出現在去年的12月及今年1月。而今年2、3月開始,分數就回彈至10分,到了4月分數再增為11分。
4月景氣對策信號的9項構成指標當中,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,由黃藍燈轉為綠燈,是所有構成指標中,唯一亮出代表「景氣穩定」的綠燈,主要是受惠於4月台股交投熱絡的表現。
其餘包括:直接及間接金融、股價指數變動率、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、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變動率、海關出口值變動率、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變動率、製造業銷售值變動率,以及批發、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指數變動率等8項指標,燈號都維持藍燈不變。
至於4月景氣領先指標跌幅持續和緩,同時指標持續第3個月上升。領先指標平滑化變動率,較上月增加6.6個百分點,跌幅趨於緩和,4月指數跌幅縮減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去除趨勢後的外銷訂單指數、SEMI半導體接單出貨比、實質貨幣總計數M1B、股價指數等,皆較上月增加所致。
同時指標上升止跌回升,上升3.6%,則是因為去除趨勢後的工業生產指數、企業總用電量、實質製造業銷售值,以及批發、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,較上月增加。
整體而言,經建會指出,勞動市場情勢在4月並沒有明顯改善,但生產面、貿易面、消費面等指標,跌幅趨緩,金融面指標也續呈好轉。因此,領先指標跌幅才會持續緩和,同時指標也連續3個月上升,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增加至11分,燈號雖然還是藍燈,顯示當前國內景氣雖仍處於低迷狀態,但惡化程度已經趨於緩和。
經建會對未來景氣相當樂觀,認為只要政府相關振興經濟措施持續落實,景氣就會逐漸露出曙光,經建會引述德國ifo經濟研究院發布的第2季世界經濟調查顯示,受訪專家學者對台灣未來6個月經濟表現的預期,也是明顯好轉,經建會認為值得期待、再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