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理財】
社會新鮮人理財 擺脫「四不一沒有」
不當「薪」光幫 支出=收入-投資儲蓄

記者  張中昌  報導   2009/06/03  
社會新鮮人以微薄收入,也能成功理財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近期各大學陸續舉辦畢業典禮,不少學生即將成為社會新鮮人,但在物價齊漲,薪水不漲下,剛進社會有辦法靠著微薄收入,支付日常生活所需,又同時投資理財嗎?銀行業者認為,只要擺脫「四不一沒有」的惡習,其實社會新鮮人也能成功理財。

 

  所謂「四不一沒有」的理財惡習分別為,「我不理財、財不理我」、「一毛不剩薪光幫」、「只儲蓄不投資」、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」,以及「沒有嚴守理財紀律」。

 

  許多人認為剛出社會的第一份薪水很少,總有「等手頭寬裕再理財」的想法,就犯了「我不理財、財不理我」的毛病。

 

  中國信託表示,事實上「執行力」正是理財成敗的第一道關卡,領到薪水時先扣款,就是努力強迫自己擠出錢來理財,因此如果沒有「從小錢開始」、「定期定額儲蓄」等觀念,的確很難有致富可能。

 

  而且初入社會很容易沈溺在經濟自立氣氛中,經常拿「犒賞自己」作為花錢理由,在這種狀況下就很容易變成「一毛不剩薪光幫」。

 

  中國信託提醒,每個月薪資的10%~15%,一定要作為儲蓄或投資,剩下再進行支出分配,切記收支平衡的公式應該是「支出=收入-投資儲蓄」,而不是「投資儲蓄=收入-支出」。

 

  至於「只儲蓄不投資」的新鮮人,雖然財務狀況應該不會太糟,但中國信託認為,台灣已進入負利率時代,若不積極理財,存越多錢損失越大,只要做好資產配置與風險控管,其實投資並不如想像中可怕。

 

  相對而言,也有新鮮人具備理財知識、看遍市售理財書,同時為自己定下理財目標,但常見的情況是「目標設定過高」難以實現。

 

  中國信託指出,「不切實際,好高騖遠」是這類新鮮人的狀況,因此理財計劃中一定要將「可行性」、「合理的報酬率」納入,才能夠顯得更穩健。

 

  此外,投資難免會有風險,面對市場波動,很多投資人都會動搖,中國信託財富管理表示,「沒有嚴守理財紀律」也會是一項惡習。

 

  例如定期定額扣款最常犯的錯誤,就是一看到市場下跌,就恐慌停扣定期定額或停損全部賣出,但一看到市場上漲又開始扣款,這樣只會造成永遠在追高殺低的情形,因此避免個人情緒影響行為和決策,嚴守理財紀律絕對是不二法門。

 

  中國信託也建議新鮮人,利用小筆定期定額在每月發薪日時,自動扣款投入基金,不但分散進場時點而有降低風險效果,同時也養成強迫儲蓄習慣,等於擺脫了「四不一沒有」的惡習,理財自然已經成功一半。

【2009/06/03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40.0%)讚  (60.0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5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