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卡市場仍擺脫不了低迷的景氣,雖然今(98)年四月份的簽帳金額略微回升,來到1025億元,但比起去(97)年任何一個月都低,可看出信用卡市場還在谷底徘徊,不過停卡量已降到50萬張之譜,總算令人鬆了一口氣。
根據金管會公佈的4月份信用卡揭露資料顯示,整體流通卡量有3,237萬張卡,比3月減少近24萬張卡,也比去年同期(4月)336萬張卡,年增率為-9.40%。有效卡數雖降為1884萬卡,但有效卡率則再創新高紀錄,達到58.21%,已是連續第5個月上升。
4月整體發卡量262,847張,比3月減少近3萬張,而停卡數則有504,848卡,是去年十月以來的最低,顯示停卡狀況稍有緩和,不過淨發卡數(發卡數減停卡數)仍為負242,001張卡。
本月發卡量最多的銀行又是中國信託,已蟬聯四個月的發卡王,發出新卡44,012卡,顯示中國信託在信用卡市場強悍的實力;台北富邦發卡33,108張,也連續二個月排第二名;屈居第三仍是花旗銀行(31,275卡)、第四為國泰世華(22,304卡)、台新(21,556卡)排第五。而遠東銀行在民眾預期油價將持續飆漲下,4月份發卡量擠進前十大,其中台塑卡貢獻最多。
台新銀行4月的停卡數已大幅減少,從上個月的124,440卡降到本月的76,060卡,但仍是停卡數的第一位,而聯邦則有62,831張停卡,成為本月的第二位,第三是中國信託的61,295卡,國泰世華(49,067卡)、台北富邦(33,335卡)分居第四、五。
以整體來看,停卡數超過1萬張者,竟高達14家銀行,而淨發卡數為正數者,也僅有花旗銀行(10,815卡)、上海商銀(3,148卡)、第一銀行(2,238卡)、遠東銀行(1,099卡)、合作金庫(203卡)、三信商銀(171卡)、玉山銀行(28卡)等七家銀行。
4月整體簽帳金額仍在千億浮沉,僅達1,025億元,比3月略增23.7億元(2.37%),比起去年同期則減少近百億元(96.8億元,-8.63%),衰退幅度持續擴大。
在簽帳金額方面,中國信託以183億元繼續稱王,市佔率略降至17.81%;而花旗銀行刷卡量略增至118億元,衝上第二名位置,市佔率再次升高到11.48%;而國泰世華刷卡量持續減少,以些許差距退居第三名,刷卡金額為117億元,市佔率降至11.42%;台新銀行(74億元,市佔率7.24%)排第四;第五仍為台北富邦(72億元,市佔率7.01%),後兩者刷卡金額與市佔率皆雙雙提升。
4月份整體循環信用餘額又再減少61億元(-2.57%)至2329億元。市佔率21.14%的花旗銀行,雖仍保持大幅領先,但餘額已跌破500億元大關(492億元),呈現連續六個月的減少。第二位的中國信託也減為230億元,市佔率更跌至9.86%;而玉山銀(185億元,市佔率7.93%)、國泰世華(175億元,市佔率7.50%)、荷蘭銀行(167億元,市佔率7.19%)實力在伯仲之間。
整體預借現金金額為31.6億元,雖比3月(34.8億)減少3.2億元,但花旗銀行僅有8.1億元(市佔率25.79%),不但比上月(11.4億)大幅衰減,更拱手讓出長期以來的寶座。中國信託則輕鬆以9.4億元奪冠(市佔率29.83%)
銀行接連受到金融海嘯及雙卡利率上限的衝擊,信用卡獲利狀況逐年惡化,市場更充滿一股低氣壓,尤其在獲利關鍵的刷卡金額、循環信用、預借現金,都積弱不振之下,卡友權益一再被刪減將無可避免,卻也導致卡友不願消費刷卡,讓經濟再度陷入惡性循環中。
四月份信用卡發卡前十名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