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在已久的信用卡地下金融,並沒有因為雙卡風暴而消失,反而更加猖狂。其中假刷卡消費換取現金,最為常見。之前曾經喧騰一時的國民旅遊卡,就是拿卡到特約店面換現金,而地下錢莊則盛行以刷卡方式,賺取高額的利息暴利,這種假刷卡換現金的方式,不僅讓金融體系面臨考驗,更無形間促成卡奴的增加。
翻開報紙的廣告版中可以發現,許多這種合法掩護非法的地下錢莊非常多,大部分都以合法的電器行、珠寶店或是其他形式的商店為掩護,在店內進行刷卡行為,但實際上並未真的有消費行為。只要刷卡通過,持卡人就可立即從錢莊拿到現金,當然拿到是已經扣除地下錢莊利息的現金,看似輕鬆簡單的金融服務,其實潛藏著莫大的危險。
看過這些報紙廣告的人,第一時間的確會被吸引,許多廣大打著刷一萬元只要付約1~2百元的利息,比任何銀行預借現金的手續費還要低。而實際上並不是如此,當你真的前往刷卡時,錢莊就會進一步要求你支付手續費或是其他費用,這些費用加起來會高達3~4千元,而羊入虎口、身處險境或是需錢孔急,有時由不得你拒絕,最後反而加倍付出高達30~40%的利息,造成更大的金錢損失。
另外,政府推行國民旅遊卡後,也形成了另一種刷卡換現金的案例,本來是公務人員的福利制度,但是實施規劃不當的情形下,一度成為無法出遊的公務人員假刷卡換取現金的模式,本應奉公守法的公務人員,甚至是法院的公務員都曾經爆發嚴重的集體假刷卡風波。雖然,他們不必付大筆的利息就可以換取現金,不過這些都是危害金融秩序的行為。
地下錢莊將使用信用卡的方便性化明為暗,降低了錢莊的風險,且減少了催收不到錢的問題,但是這種行為卻破壞了金融體系,並造就更多人在走投無路時,轉往地下錢莊;此外,當卡友無法正常繳款時就成為了卡奴,不但增加了信用卡呆帳的風險性,這種地下金融檯面化的方式,有可能就成為壓倒卡奴的最後一根稻草,連帶的也壓垮了銀行金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