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暑期畢業生開始求職的影響,讓已經因景氣緊縮而大增的失業率,雪上加霜,主計處統計今(98)年5月失業率達5.82%,再創歷史新高。較4月增加0.06個百分點,較去(97)年同期則是增加1.98%百分點,失業人數多達63萬3千人。不過,主計處強調,就業人數連續2個月增加,顯示就業成長動能轉趨穩定。
主計處統計5月份的失業率是5.82%,失業人數超過63萬人,較4月增加8千人,其中,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,增加4千人;初次尋職而失業者增加3千人;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則減少1千人,對原工作不滿而失業者,呈現減少,顯示在不景氣的時代,已有工作者雖然對原工作不滿意,但並不太願意另外找工作。
與去年同月比較,失業人數計增21萬7千人;1至5月平均率為5.69%,較去年同期增加1.84個百分點,失業人數為61萬8千人,較上年同期增加20萬2千人。
主計處認為,失業率是落後指標,雖然現在的失業情況還是嚴重,但觀察就業人數,5月就有好轉。5月份就業人數為1024萬1千人,較4月增加1萬5千人,增幅0.15%,已連續2個月成長,顯示整體勞動市場成長已轉趨穩定。
同時,5月份的勞動力參與率為57.76%,是97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上升,且5月份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,或歇業而失業者的人數為35萬4千人,雖然較4月份增加了4千人,但以1.19%的增幅來看,卻是近9個月來最小的增幅。
加上4月份的加班工時較3月增加0.5個小時,且連續3個月呈現正成長。因此主計處認為,就業狀況已出現改善。主計處同時表示,如果沒有政府推動的促進就業各項方案,5月的失業率,將達6.22%。
此外,不僅失業率創新高,工作難找,薪資還大幅縮水,主計處統計薪資狀況,今年1至4月平均薪資、經常性薪資,以及考慮物價因素後的實質平均薪資、實質經常性薪資,與去年同期相比的減幅,都創下民國69年調查啟動以來同期最大減幅。
1至4月的月平均薪資是4萬7,107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8.45%,月平均經常性薪資是3萬5,488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3.04%,皆創歷史最大減幅;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負成長0.12%,所以實質平均薪資減少8.44%、實質經常性薪資減少2.93%,也都創下史上最大減幅。
延伸閱讀:
求職者「降價求售」 43%薪資2.5萬以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