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,近年來想尋找大陸工作的台灣求職者越來越多,若是開放陸資企業來台投資並徵才,也有不少人表示會主動爭取工作機會。人力銀行建議,陸資企業與台資企業在文化上仍有很大差距,要學習掌握「三不二要」。
上班族西進的風潮,從未如此熱門!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,今年四月欲前往大陸工作的求職人數創下史上新高,達到每日有23,038人,其中30歲以上求職者就佔八成左右,顯見中堅世代躍躍欲試的企圖心。
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指出,從調查結果來看,中堅世代想赴大陸發展的原因,主要著眼於「大陸發展潛力大」和「兩岸人才必會相互競爭,不如先卡位」兩大主因,某些程度也可看出對台灣職涯的不確定性。
但目前台灣人赴陸工作,待遇已經大不如前,雖然還有可能比台灣薪資多出約1.2~1.4倍,可是也有兩成多的受訪者表示,自己所領的薪資與在台灣「差不多」,而且沒有任何加給,因此還未前往大陸工作的上班族,得先瞭解目前的市場行情。
104中國獵才總監黃至堯認為,台灣上班族西進工作若想取得高薪,從事業務、或行銷職務會較有機會。因為「業務人才」薪資,和所能拿到的佣金均取決於市場大小,大陸的內需市場大,好的業務人才就有機會因此獲得高薪。
而「行銷人才」能進入行銷預算相對較高、營業額較高的企業中任職,所能發揮的舞台勢必比台灣擴大許多,薪資報酬也會相對優渥。
不過陸資企業和台灣企業最大的不同點,在於企業文化與人際關係的經營。黃至堯強調,台灣上班族進入陸資企業,需要先學會「三不二要」,包括在取得陸資企業老闆信賴前,「不」主動針對企業經營決策發言;在遭遇問題時,「不」要問該怎麼辦,而需先提出解決方案;「不」要過度曝露個人隱私或喜好。
至於「二要」則為,「要」建立與大陸同事的人際關係,切忌只與台灣人交際;務必「要」達成老闆錄用你時所設定的目標,否則一樣隨時都有可能被解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