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岸金融MOU觀察團7月初赴中國大陸訪問,拜會大陸的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、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、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公營銀行等單位,近期陸續傳出好消息,台資金融業可望受惠於兩岸MOU的簽訂,得以赴陸投資設點,搶食中國市場這塊大餅。
元大投信基金管理部副總經理林冠和認為,這個議題所代表的意義十分深遠,如果這些利多消息真的實現,那麼台灣將享有「超外資待遇」,面對中國龐大市場,金融MOU將成為未來台灣企業獨享的紅利。
最近的兩岸發展利多消息,包含(1)大陸將針對台資保險業,調降「532(總資產50億美元、設立30年、2年辦事處)門檻」;(2)大陸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,將保留2成信用卡業務給台資銀行;(3)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,目前有一些券商管理規範,可望在兩岸簽訂MOU後做調整,而且會專門為台設置優惠條件,其他國家無法攀比。
林冠和指出,如果台灣在市場准入項目能享受超外資待遇,那麼將來ECFA的簽訂,更將令人期待,因為它影響的層面更廣,並且能夠突破WTO規範。此規範代表的不只是「雙邊」關係,而是「多邊」的最惠國待遇。
因此,若以此觀點做切入,「超外資待遇」將使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受惠。隨著時間向前推進,兩岸和平紅利概念越明確,目前雖然都還是題材面的炒作,還有許多的細節需要討論,但以宏觀長遠的角度來看,台灣企業在大陸的競爭力將會大大提高。
展望下半年,林冠和認為,兩岸議題不論是接下來7月將召開的國共論壇、ECFA談判及第四次江陳會等,依舊牽動著台灣股市的表現。投資人此時應該以長遠的角度來做為切入,不該盲目跟著大盤表現短進短出。
目前許多股票的評價都已經處於一個合理的水準,若跟著消息面投資,反而可能有短期套牢的可能性。在長線趨勢看多之際,應以單筆基金分批逢回佈局或定期定額之方式,將更能避開短期追高風險,且同時能享受長期景氣復甦所帶來的報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