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原油價格谷底反彈,讓國內油價也跟著連續調漲,加上電價也開始適用費率較貴的夏季電價,讓消費者感到物價上漲的壓力。不過,主計處的統計並非如此!主計處公布6月份物價概況,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大跌1.97%,創下民國59年11月以來最大的跌幅;而代表商品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,更重跌13.26%,也創下史上單月最大跌幅。甚至,下半年國內物價,仍籠罩在通貨緊縮的氣氛裡。
主計處統計6月CPI年增率為-1.97%,創下39年來的最大跌幅,第三局科長吳昭明指出,近期油品價格雖然隨著國際油價,數度調漲,但與上年同月相比,還是大幅下滑,加上蔬菜價格相對去年較低,以及國外旅遊團費受影氣衰退、新流感疫情影響,價格持續下殺促銷,使得CPI年增率,不僅連續5個月下滑,跌幅也再擴大。
扣除新鮮蔬果後,物價下跌1.34%;剔除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後的核心物價,年增率下跌0.61%,是92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。
觀察CPI各分類表現,交通類下跌6.72%,主要是因為油料費比較基數仍高,所以下跌19.1%,加以汽車受貨物稅減徵影響,調降價格所致。食物類下跌2.28%,其中以水果下跌15.74%最多,蔬菜下跌11.16%,肉類跌5.67%,水產品則漲3.12%,家外食物年增率上漲0.17%,但受到速食店促銷戰的影響,月增率下跌0.25%。教養娛樂類跌2.09%,這是因為國外旅遊團費、電子產品的降價促銷。居住類下跌0.43%。
累計今年上半年,CPI年增率下跌0.43%,其中,商品類下跌1.55%,服務類上漲0.46%;扣除新鮮蔬果後,跌幅0.11%,如果再剔除水產及能源,即核心物價,則是上漲0.59%。
躉售物價部分,WPI年增率下跌13.62%,創下民國41年調查啟動以來,最大的單月跌幅,主要是因為基本金屬、貨學材料、石油及天然氣等價格仍處低檔所致,其中,國產內銷品跌15.96%,進口品跌14.68%,出口品跌10.13%。
主計處5月預估全年CPI年增率為-0.84%,而統計至上半年止,CPI年增率為下跌0.43%,顯然國民所得評審委員會也認為,下半年物價的跌幅還會再擴大。
主計處指出,全球的經濟都還在走跌,只是跌幅趨緩,原油及原物料價格雖有回升,但年增率還是走跌,在去年基期仍高的情況下,今年下半年,不論是CPI還是WPI仍為走跌,通CPI的持續走跌也顯示,到今年年底前,通貨緊縮的壓力都會一直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