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初以來,全球股市在漲多回檔的賣壓影響下,普遍出現小幅的回檔,但陸股和台股不受市場信心不足干擾,漲幅仍分別約達5.5%、4.9%。富邦基金經理人鐘心怡認為,台股在兩岸利多加持,下半年仍有行情可期,尤其科技股下半年營運更可望大幅好轉。
根據美國財經雜誌報導,儘管即將於七月中開始公佈的美國第二季企業財報數字將持續不振,但預期第四季獲利表現會出現大幅成長的態勢,以S&P 500家企業來說,今(2009)年第四季的獲利有可能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80%,尤其是科技類股與原材料方面的企業。
鐘心怡指出,會出現這樣的預期,除了美國新政府的經濟振興方案成效開始顯現外,去(97)年金融海嘯發生時造成較低的獲利基期,也是主因之一。
再加上從過去經驗判斷,十二月份的耶誕旺季和九月份的返校需求,第四季科技類股的獲利表現,可望出乎市場預期。
鐘心怡觀察,目前對於九月份的返校需求,訂單不是那麼明顯,主要是因為微軟的最新作業系統Win 7,預計在十月份推出,因此整體市場買氣受到遞延。但由於台灣的科技業多屬中間供應鍊的一環,以一般產銷循環約兩個月的時間來算,預期八月份訂單將出現明顯的成長,科技類股繼上半年的庫存回補後,下半年有機會重演急單效應。
除了美國市場需求回升,造成訂單回流台灣電子業者外,中國經濟強勁的復甦,以及政策推動的家電下鄉措施,對於部分電子廠商已產生極大的助益。
以液晶電視所用的面板來看,去年台灣面板廠商佔中國市場的市佔率約在50%,而今年上半年此比例已逼近60%,顯見台灣過去十年來提早在對岸的投資布局,以及同文同種和地域性的優勢,在兩岸關係逐步和緩下,成效陸續顯現。
另外,像是LED產業,在中國大陸推動戶外照明、顯示看板全面LED化下,推估中國在今年底將完成140多萬盞的LED路燈,對LED需求約40億顆,總計LED在中國市場的規模,將達到人民幣745億元,年成長62%。
鐘心怡強調,就下半年整體市場來看,美國消費市場需求回穩,中國經濟強勁成長,加上緊接著而來的第二波家電下鄉與家電進城等措施,搭配兩岸間更緊密的合作關係,下半年的科技類股股價充滿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