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2009)年3月以來全球股市反彈,幾乎都有不錯的表現,但真正敢在低點單筆進場的投資人畢竟是少數,若能透過定時定額不僅可以降低風險,也能分批在市場低檔區佈局,就能創造較高的獲利機會。
根據Lipper的統計顯示,投資人若於去(2008)年6月底,亦即金融海嘯開始前定時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,至今年6月底止,一年裡有高達八成的獲利機會,其中更有六類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漲幅超過兩成。
投資人都了解低檔進場的道理,不過市場在低檔時,往往也是投資氣氛最悲觀的時候,定時定額投資人容易出現停止扣款的情況。以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來看,今年以來共同基金的定時定額扣款人數,在1月份市場處於低檔時僅37.29萬人,在經過上半年的反彈行情後,6月底定時定額扣款人數亦隨之增加至50.38萬人。
ING投信指出,根據Lipper的統計,若投資人於1年前也就是2008年6月底開始定時定額,到今年6月底止,在63類股票型基金中,高達51類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正值,比例高達八成;僅12類基金的平均報酬率為負值,在這12類基金中,跌幅最深的基金類型平均跌幅也不到一成,顯示即使投資人定時定額仍處於虧損狀態,虧損比例也不高。
至於近一年來定時定額出現獲利的股票型基金裡,則有六類基金的平均漲幅已經超過兩成,除了地產類股股票型基金以外,其餘皆為新興市場中的單一市場股票型基金,且全數集中在亞洲,包括印尼、印度、中國、泰國及香港等基金。
ING投信認為,亞洲市場由於有中、印兩大經濟體的消費力支撐,經濟前景相對看好,市場由低點反彈的腳步也最快,定時定額的效果較為顯著。
全球景氣最壞的狀況已過去,未來可望呈現緩步復甦的走勢,由於亞洲仍將是未來的投資焦點,無論單筆投資或定時定額,亞洲市場皆是不可或缺之一環;不過,相對於區域型基金而言,單一市場基金的波動風險較大,以定時定額方式介入可以藉由分散時點的方式降低風險,也是較為穩健的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