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2009)年以來全球景氣進入緩慢復甦,新興市場內需已成為最熱門的投資主題。投信業者表示,中國、印度等新興國家的龐大內需消費,將持續帶動區域內經濟成長,其中醫療支出更是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民生必需消費。
據瞭解,目前全球有六成的學名藥營收,來自於新興市場,而從專業醫藥資訊提供者IMS Health的預估,新興市場經濟快速擴張的結果,將帶動更多學名藥物需求,預估未來五年該產業在新興市場,將可享有每年平均11%~13%的成長。
元大投信表示,以中國為例,去(2008)年學名藥佔整體的醫藥市場已超過60%,近來中國官方更設定新目標,希望2020年前把國民健保涵蓋率提升至97%,幾乎將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藥品消費市場。
而印度方面,即便歷經去年金融海嘯,印度醫藥市場仍未見衰退跡象,市場對印度學名藥市場的樂觀預估,反應在對其內需市場及未來經濟成長率的正面評價上,目前的數據證實印度消費者不僅未削減醫藥支出,部分藥品價格甚至有向上調整的空間。
此外,醫療保健的商機不僅在新興市場,成熟國家也逐年增加。尤其2010年後,戰後嬰兒潮將紛紛邁入退休年齡,面對人口老化危機,與原品牌藥具有相同療效和品質,但價格僅約1/4~1/3的學名藥,預估需求將大增。
元大投信強調,六月份在投資氣氛轉趨保守的情況下,全球股市面臨修正壓力,具防禦性質的健康醫療類股,仍可維持正報酬。
展望第三季,新興市場內需消費將持續為區域內股市帶來利多消息,而學名藥產業更是少數能夠受惠於新興市場內需成長的防禦型投資,投資人宜於投資組合中配置這樣的商品,創造更有效率的投資績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