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到幾歲,你想退休?根據主計處針對中高齡民眾的調查發現,45歲以上民眾準備不再工作的平均年齡是62.25歲,但也有人還是想持續工作下去。中高齡在不工作之後的退休生活,最想做什麼?結果不論性別及年齡層,竟然都是「調養身體」。
目前有工作的45歲以上民眾,未來想停止工作者有266萬9千人,比例是64%,他們規畫退休的年齡是62.25歲,而想要繼續工作下去的,則有150萬1千人,比例是36%,想退休及不想退休比例,將近2比1。
就勞動力觀察,就業者準備不再工作的平均年齡是62.2歲;失業者若找到工作後,準備不再工作的年齡是63.12歲;未來可能會找工作的非勞動力,若找到工作後,準備不再工作的平均年齡,為62.43歲。
45歲至64歲的中高齡人口,未來養老最想從事的事,以「調養身體」居多,占了43.42%,其次是「旅遊休閒」占了19.12%,再其次是「料理家務」14.95%。
不過,女性跟男性最想做的事,並不相同,女性養老時最想做的事依序是:調養身體、料理家務、旅遊休閒;男性則是:調養身體、旅遊休閒、持續目前的工作。
教育程度其實也影響養老規畫,國中以下程度養老以想「調理身體」與「料理家務」所占比率最高;高中職與大專以上程度者,則想「調養身體」與「旅遊休閒」居多。
至於65歲以上老人,至97年10月統計有237萬2千人,養老以想「調養身體」者最多,達76.18%,比中高齡的比例更是高出許多,「休閒旅遊」與「料理家務」分別占了8.23%與8.19%,分列二、三。性別也對養老規畫也有顯著影響,女性老人以「調養身體」與「料理家務」居多,男性老人則是「調養身體」及「旅遊休閒」。
想退休的中高齡民眾,是否已經規畫好未來養老的固定經濟來源?調查顯示,67.1%的45歲至64歲中高齡民眾,已經規畫好養老的經濟來源,但倒有32.9%的人,並沒有規劃。
有無規畫,跟教育程度也有明顯的相關,已規劃好未來養老經濟來源的比率,以國中及以下程度者的61.17%最低,以大專以上程度者達79.02%最高。就婚姻狀況觀察,有配偶者68.55%已經規畫好未來養老的經濟來源,未婚者只有56.81%。
至於規畫好的養老經濟來源為何?「本人及配偶的退休金」還是最主要的,占了31.4%,其次是「儲蓄」20.31%,「子女奉養」與「勞保老年給付」也分別占了19.82%及19.65%。
比較特別的是,養老經濟來源來自於子女者,以女性較多,男性未來養老的經濟來源,以「本人及配偶的退休金」與「勞保老年給付」為主;女性則以「本人及配偶退休金」與「子女奉養」居多,其中,「子女奉養」比率較男性遠遠高出9.15個百分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