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計處發布7月份物價概況,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下跌2.33%,創下民國59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,剔除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後的核心物價,下跌0.93%,也創下92年7月以來的最大跌幅。代表商品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,更是大跌14.11%,創下民國41年調查啟始以來,最大的跌幅。
7月CPI年增率創下將近39年來的最大跌幅,主要是因為交通類、食物類、教養娛樂類、居住類,及衣著類都下跌的緣故,以交通類下跌8.18%最多,食物類也跌了2.65%。近期油價雖然隨著國際油價數度調漲,但仍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,加上蔬果價格相對去(97)年較低,以及國外旅遊團費受景氣衰退及H1N1疫情影響,價格下跌。
主計處第四局科長吳昭明表示,CPI年增率跌幅擴大,主要是受到景氣衰退,尚未復甦,實質需求增加很有限,雖然廠商多降價促銷,以刺激買氣,但因為基數較高,所以今(98)年物價還是跌,去年指數高峰出現在10月,今年指數要轉正的機會幾乎是不可能,因為景氣復甦的步調緩慢。
核心物價指數是連續28個月的正成長之後,6月首度轉負,7月的負成長更擴大至0.93%。吳昭明表示,核心物價是扣除價格波動較大的類別之後的物價,所以不易漲跌、波動小,連續2個月走跌,代表景氣呈現相對持續低迷的情況,反應在物價上。
核心物價下跌0.93%,是民國92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,92年當時發生SARS,且90、91、92年剛好出現通貨緊縮的情形,教養娛樂類支出大幅減少,價格也明顯下跌。
躉售物價指數WPI,年增率下跌14.11%,創下史上單月最大跌幅,主要是因為基本金屬、化學材料、石油及天然氣等價格,持續低檔所致。其中,國產內銷品跌16.58%,進口品跌15.98%,出口品跌9.52%。內銷品跌幅16.26%、國產內銷品跌16.58%,兩者都是創下史上單月最大跌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