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今使用信用卡是相當普遍的一種消費方式,根據金管會八月份發布的資料顯示,目前台灣46家發卡銀行的總發卡量接近4000萬張。而另一項田野調查也發現,一般成年人信用卡的持卡率高達94.8%,平均每一位持卡人就持有四張信用卡左右。可見信用卡早已成為消費者最重要的支付工具。
許多持卡人表示,平時消費習慣是按各種卡的屬性去刷卡,支付各種消費款項,並從中享受優惠與現金回饋,因此,對許多持卡人來說,信用卡不只是支付工具更是一種理財工具。
不過隨著消費者皮夾中的信用卡越來越多,有些持卡人發現,那些只是為了辦卡贈品,或是刷卡優惠,而去申辦的信用卡,使用頻率卻往往很低。或是因信用卡太多,導致不知不覺中造成負債過度的情形。因而萌生剪卡想法,甚至索性剪掉手中的信用卡。不過,持卡人需注意如果隨意剪卡,日後要再辦卡時,困難度可能會增加。
由於卡債風暴所帶來的影響,銀行對於發卡策略走向保守、嚴謹,不再像過去辦卡那麼簡單。現在發卡銀行核卡的標準不但比起從前嚴格許多,以卡辦卡更明文禁止。就算卡友信用良好,也可能會面臨到核卡不通過的窘境。再者,如果持卡人個人無擔保負債比,已超過月收入二十二倍,或是持卡人是屬低消費族群,但身上已擁有多張信用卡,以及在半年之內已經辦過太多張卡,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卡友核卡不通過。
因此,卡友在辦卡之前,應先確認此卡是否符合生活所需,而不是因辦卡首刷禮豐厚才去辦卡。卡友身上如囤積太多呆卡,或者半年才有一次小額消費,這些持卡者都將造成銀行的負擔。因此,各家銀行在打消呆帳之餘,也開始在打消呆卡。銀行會針對客戶重新進行信用調查,甚至定期去檢視客戶的聯徵資料。所以,有些卡友會接到不續卡的通知,甚至發生鉅額消費無法刷卡的窘境。
此外,在剪卡前,也需先謹慎衡量之,以免增加日後申辦信用卡的困難度。銀行為有效控管卡片、降低服務成本以及減少呆帳,對於核卡標準只會越來越嚴格,所以卡友不論在辦卡或是剪卡時都應仔細思考後再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