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朴子,之前存著兩個美好的印象。一是曾聽過廚師朋友得意地說,因廚藝比賽屢獲佳績,所以家中掛滿了由地方長官、耆老致贈的牌匾。由此可知,這裡的人對子弟打拼的榮耀,是如此珍視。
二是某個跟豬哥亮一樣,曾因賭債到南部「深造」的親戚。雖然只靠著微薄的積蓄度日,但靠著嘉義朋友的義氣相挺,卻能度過人生灰暗的日子,重新開始。
因此,趁著暑假到朴子遊玩時,心裡的期待不在話下。誰知參加的旅行團,一下車到刺繡文化館時,就安排當地「吉祥物」電音三太子出場表演,還擺出可愛的姿態跟遊客合照。
雖然心疼他們頂著高溫,揹著三十多公斤的道具服實在辛苦。但也多少能體會出,這裡的小孩跟草莓族不同,其吃苦耐勞的功夫實在不容小覷,難怪能在世運會裡大出鋒頭。(嘉義縣朴子市天星新村207之2號 0933-628848 張啟原團長)
接著,到了刺繡文化館裡,不僅可以看到當地特有的傳統刺繡文物產品(包含八仙彩、門簾、枕頭套、被單、布袋戲偶衣服、歌仔戲戲服、新娘嫁妝等),同時現場的刺繡DIY,更讓人體會到古人一針一織的辛勞。(嘉義縣朴子市文明南路10號05-3660985 週一公休)
還有鄰近的神斧精品刺繡館,雖然昔日台灣的刺繡工藝,以鹿港、艋舺、台南、朴子等四地為重鎮,但目前有三代傳承並發揚光大的,應該只有這裡,而且遊客還能試穿神明服,一償角色扮演的趣味,並借助神力改運化解呢!(嘉義縣朴子市博文街211號05-3706384、0972-038570周先生)
至於在農田旁邊,不時可見的台灣特有槺榔樹,經陪同的導覽員林淑玲解釋:「以深具特色的棋盤式三合院聚落聞名的朴子德興社區,是從前製作槺榔掃帚的重要產地,其功能不僅是打掃,同時在婚喪喜慶裡,都因為制煞、化煞的功能,有著重要的地位。但別小看老阿嬤的智慧,現在新發展出迷你槺榔掃帚、吊飾等避煞開運商品,在農曆七月期間,更廣受信眾的喜愛!」(嘉義縣朴子市德興里4號德安宮活動中心05-3795322 黃樹木,可郵購)
其實朴子除了文化產業值得關注之外,吃的方面也十分出色。像是連嘉慶君都吃過讚美,馳名的虎兒油飯,就有著香不膩口、Q而不黏、飽不生滯、食後無油等特點。(嘉義縣朴子市平和路16號 05-3798148)
還有永豐冰果店的春捲(內包有油麵跟時蔬,並供應柴魚鮮湯)、冰品,亦赫赫有名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創業已超過七十年的麻糬棟,也就是被當地人暱稱為「臭火燒麻糬」的點心。
而之所以叫臭火燒,就是店家能把花生炒出幾乎快燒焦,其實卻沒焦的香氣。因此當一口咬下那種純米外皮跟綠豆花生餡後,你將會開始懷疑,那種用機器打得軟綿綿的麻糬,到底算什麼東西呀!(以上兩間店家分別位於第一市場內中央區72跟74號)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一、四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