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計處公布7月份失業率,高達6.07%,創下史上新高,季調後失業率6.01%,也是歷史新高點,失業人數達66萬3千人,同樣創下歷史新高。失業者當中,以初次尋職的失業者增加1萬6千人最多,因此主計處把失業率飆升的原因,歸於應屆畢業生及暑期工讀生投入勞動市場的影響。1至7月平均失業率,已達5.78%。
受到應屆畢業生投入職場的影響,98年7月份失業率為6.07%,較6月增加0.13個百分點;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6.01%,也較6月上升0.1個百分點,雙雙創下民國67年調查以來的新高。
失業人數66萬3千人,也是創下67年調查啟始以來的新高,較6月的增加1萬6千人中,初次尋職失業者,增加1萬4千人;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,增加了2千人;因「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」而失業者,則減少1千人,這是自去(97)年7月以來,首度出現減少的現象。
主計處指出,暑假期間的失業率,因為季節性因素,都會較其他月份增加,預估失業率的增加,要到9月才會和緩。而8月有莫拉克颱風帶來嚴重的災情,重災區以農林漁牧業,及觀光、批發零售業等產業型態為主,產業受創後,將影響勞工的就業,重災區戶籍居民人數有6萬多人,占全國人口的0.27%,比例很少,因此預估失業率雖然受到風災波及,但影響應該不大。
不過,季調後的失業率,值得特別注意!7月季調後失業率,較6月增加0.1%,增幅相當明顯,6月對5月的季調後失業率增幅,還只有0.07%,且從今(98)年3月開始到6月,季調後失業率的增幅,都小於0.1個百分點,但現在已經有擴大的現象,顯示失業率飆高,不僅是畢業生求職潮的問題而已。
觀察就業人數,7月就業人數有1,025萬8千人,較6月增加1萬4千人,已連續4個月增加,較3月總計增加了3萬8千人,顯示勞動市場的成長轉趨穩定。
另外,6月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人數為628萬5千人,是近3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,較5月底增加了1萬4千人,這是自去年9月起連續9個月的負成長之後,首次轉呈正成長。
薪資統計的部分,受到6月每人每月工時增加的影響,6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-1.71%,是近8個月來的最小減幅;上半年的平均薪資為44,497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7.24%,經常性薪資平均35,608元,較去年同期也減了2.74%,兩者的減幅,都是歷年同期以來的最大。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0.43%,因此實質平均薪資減少6.84%,減幅為歷年同期最大,實質經常性薪資也減2.32%,減幅為歷年同期次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