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公布外銷訂單金額,持續好轉中。7月外銷訂單金額286.1億美元,年增率為-8.77%,減幅是近9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。累計今(98)年1至7月,外銷訂單金額為1,685.77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1.15%。工業生產指年增率-8.11%,減幅則是近10個月來的新低。
7月外銷訂單主要接單貨品,以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年增率減少25.1%影響最大,這是因為去(97)年同期的國際原物料價格偏高;其次為電子產品,較去年同期減少7.97%,也是因比較基期偏高所致,其實接單金額是今年以來的新高;化學品較去年同期則減少24.36%。此外,精密儀器等產品及電機產品的表現也頗為亮麗,年增率分別達17.36%及12.74%。
7月主要接單前三大地區,依序為中國大陸及香港、美國,以及歐洲。其中,來自中國及香港的接單金額81.8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2.22%,是自去年7月以來,首度正成長,以精密儀器等產品增加4.1億美元最多。美國接單62.2億,較去年同期減少12.51%,以電子產品減幅較大。歐洲接單47.6億美元,年增率減少14.56%,以資訊與通信產品的減幅較大。
7月份的工業生產變動方面,經濟部指出,在出口景氣持續好轉的鼓勵下,7月份工業生產較6月增加4.98%,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減少,不過減幅只有8.11%,是近10個月來的最小減幅。其中,製造業減幅降至-8.23%,是主要貢獻,礦業及土石採取業、電力及燃氣供應業、用水供應業、建築工程業,也分別減少2.02%、1.62%、0.24%,以及14.58%。
經濟部分析,製造業主要行業的變動概況,電子零組件業因為受惠於中國大陸推動家電下鄉計畫政策的激勵,以及國際大廠釋單的挹注,有效拉抬半導體、面板及相關電子零組件的增產,減幅已經連續6個月下滑。
基本金屬業的減幅持續緊縮,則是受到國際鋼市回暖帶動鋼價上漲,刺激中下游鋼廠積極回補庫存,有效彌補國內鋼鐵大廠高爐歲修的減產空缺。
化學材料業是這一年來,首度呈現正成長,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需求持穩,帶動石化原料需求增溫,加上中東、伊朗,及東南亞各廠減產的影響,牽動亞洲區石化報價上揚、外銷訂單持續暢旺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