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我一直在想,如果我也是受災戶,我會怎麼辦?我有能力重建我的家園嗎?如果我跟這些災民一樣連謀生的方式、工具都失去了,又該怎麼辦?我有他們這麼堅強,可以面對一切嗎?
這些問題我想了好幾天,朋友認為我太過杞人憂天,但是我認為不可預知的天災,在未來幾年發生的機率,可能會越來越高,誰都沒有辦法保證自己絕對不會受到災難侵襲,既然如此倒不如先想好應變方法,萬一自己真的遇上了,才能快速應變。
一般人如果遇到這次水災,重建需要多少錢?筆者大概算了一下,若是房子無損,那麼恢復初期的生活機能大約需要10萬元左右(包含簡易家具及家電),中期的復健則需要大約30~50萬元(包含泡水車修復、房子破損修復、買齊家電等)。其中,泡水車修復需要最多的費用,若是進口轎車修復費用,甚至可以買一台全新國產車了。
當年納莉風災時,筆者周遭幾個朋友就因為負擔不起龐大修車費用,而把車子處理掉,若是無車階級這筆費用可以省下來,這些損失大部分民眾幾乎都是沒有投保的,所以只能靠自己,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受災戶,急需政府幫助的原因。
如果我的住家遭遇到這種天災,我的應變計畫是善用信用卡完成家園重建,許多銀行針對受災戶推出信用卡緩繳、利息減免等措施,銀行公會也陸續推出災民繳款方案,善加利用信用卡應該可以很快的恢復家庭基本生活。
至於政府所發放的慰助金,可拿來應付日常生活開支,若是沒有信用卡,而存款也不太多,就尋求親友協助,務必想辦法讓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夠正常化,才能開始面對中長期的重建之路。
過去筆者曾經提過,天然災害的保險並不是那麼必要,但是這幾年台灣的天然災害越來越嚴重,在不造成經濟壓力的前提之下,可以考慮投保這方面的產險。萬一真的遇到天災,也不用為了重建費用傷腦筋。
筆者要提醒大家,不要以為天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,每個家庭可以規畫一套自己的災後應變計畫,災害發生時才不至於亂了方寸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