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銀行25日下午公佈7月M1B與M2年增率,分別為20.64%以及8.33%,分別創下93年6月以來新高;若與6月相較,M1B與M2月增率,分別為1.58%及0.13%,顯示目前資金動能仍十分充裕,持續維持黃金交叉。
央行官員指出,因利率處於低檔,銀行定期性存款陸續流向活期性存款,使M1B年增率上升為20.64%,M2年增率則受外資持續淨匯入影響增加為8.33%。7月底證券劃撥餘額為1.14兆元,較上月增加1.38億元,顯示民眾投入股市信心並未衰退。
至於中央銀行寬鬆貨幣政策,是否出現「急轉彎」?央行經研處副處長陳一端重申,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基調並未改變。放眼全球,台灣長短期利率水準,在主要國家中,僅高於日本,市場資金仍舊相當充裕,不致影響股市動能。
為提振國內景氣,央行自97年9月以來,改採寬鬆貨幣政策,有效引導銀行及市場長短期利率下降,與主要國家利率比較,我國利率亦相對較低。央行表示,在貨幣數量方面,今(98)年以來M1B及M2年增率持續攀升,可充分支應經濟成長所需。
另外,7月銀行放款與投資年增率,由6月的0.14%降至-0.5%,為民國92年5月來首度轉負,受去(97)年比較基期偏高影響,銀行投資與放款年增率正式轉負。
陳一端指出,這情況早在央行的「預期」中,隨著出口訂單與全球經濟復甦,企業投資需求會慢慢好轉,央行將致力維持市場資金寬鬆,讓有資金需求的企業,都能透過金融機構取得充裕資金。
國內景氣何時能春暖花開,央行官員對市場信心喊話:就季節調整後的年化季增率觀察,「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,已大幅反彈20.69%」,復甦力道與新加坡相近,對於經濟前景無須太過悲觀。
而主計處所公佈的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年增率為-7.54%,跌幅雖已縮小,但因目前政治情勢不穩,進一步衝擊台股表現,凸顯民間對經濟前景感到憂心。央行認為,若就季節調整後的年化季增率觀察,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大幅反彈20.69%,希望能穩住國內民眾的投資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