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美經濟數據優於預期,深化投資人對於全球景氣持續好轉的樂觀期待。研究機構EPFR Global data統計8/20~8/26基金資金流向報告指出,過去一週所有類型股票型基金資金,皆呈現淨流入狀態。
據指出,過去一週國際型股票基金資金淨流入12.29億美元,且已是連續六週資金淨流入。就個別投資區域而言,已開發歐洲股票型基金淨流入3.82億美元,也是連續六週資金淨流入。
美國股票型基金過去一週淨流入40.76億美元,資金淨流入金額為所有股票型基金類別中最高。此外,日本股票型基金淨流入2.31億美元,淨流入金額創去年10月以來最高,顯見在歐美經濟復甦力道逐漸增溫之際,年初以來漲幅較為落後的成熟工業國家,開始吸引資金積極進場布局。
另一方面,雖然近期新興市場漲多回檔壓力較為沉重,不過在經濟復甦前景日趨明朗化之際,資金再度轉進新興市場,過去一週整體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淨流入達8.14億美元。
另外,觀察各區域新興市場資金流向,由於中國國務院決議將抑制鋼鐵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煤化工、多晶矽及風電設備等六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的現象,市場擔憂恐將不利亞股後續表現空間,影響亞洲(不含日本)股票型基金資金動能,資金轉向拉美市場布局,拉丁美洲股票型基金連續六週資金淨流入。
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欣蒂‧史威汀表示,在政府聯手大規模振興景氣方案與寬鬆貨幣政策刺激下,一掃市場對歐美景氣過度悲觀的保守預期,帶動歐美股市上演落後補漲行情。歷經全球股市自三月低點以來的V型反彈,未來股市走勢將回歸個別企業的基本面。
由於目前仍有許多公司面臨高借貸成本、疲弱消費需求,市場也有龐大槓桿有待去化,預期未來景氣成長將會「緩慢而溫吞」。因此,未來投資策略需更重視個別選股,預期「獲利」與「現金流量」將是刺激股價的兩大觸媒。
放眼全球,富蘭克林認為許多歐美大型企業在新興市場的營運根基很深,格外看好科技、媒體、通訊與醫療等類股發揮空間,此外,在台灣、南韓、新加坡等新興亞洲股市,也找到不錯的投資機會。
中國官方政策微調,掀起市場一陣軒然大波,加上新興股市年初以來累積漲幅已高,市場短線獲利了結賣壓籠罩,近期新興市場股市走勢陷入波段整理。富蘭克林坦伯頓金磚四國基金經理人馬克.墨比爾斯指出,無論是由本益比或是股價淨值比等指標來看,新興市場仍具有吸引力,加以新興市場成長力道強勁,短線修正恰可提供投資人進場布局良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