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風暴已屆滿一年,近期各項經濟指標顯示台灣景氣有回春的跡象,像是台股衝上七千點,進出口也創十個月來的新高,但一般民眾似乎無法感受到經濟回暖。根據人力銀行今(22)日所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,有高達9成5的上班族認為,目前景氣尚未回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,顯示民間對於景氣完全復甦,仍是信心不足。
1111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所作的調查顯示,有9成5的上班族認為景氣仍未復甦到金融風暴前的狀況,包括5成認為已反彈但未全面復甦,2成受訪者認為現在仍在谷底,甚至有2成5認為未來景氣還會更壞。
而民眾認為經濟未完全好轉的原因,在於失業率仍高、上班族薪資負成長、全球景氣仍未回暖等,分別佔61.72%、56.77%、44.79%。
1111人力銀行執行副總兼發言人吳睿穎分析,景氣指標與一般民眾感受落差大,推估原因,在於失業率仍在攀高、薪資所得尚未成長等因素,使得民間的消費力與信心低落。加上近期的H1N1、88水災的衝擊,更使得民眾對於經濟回春之路,缺乏信心。
企業對於經濟復甦的信心,似乎也不是很看好。調查指出,儘管有3成9企業認為景氣已明顯復甦,但仍3成5的受訪企業表示,景氣雖已觸底反彈,但尚未回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平;且有3成1企業覺得景氣仍在下滑中,甚至會更壞。
吳睿穎指出,雖然民間對於景氣並非完全看好,但調查中有一項值得注意,去(97)年曾裁員的企業,除了5成6保持缺額現況外,已有4成2的企業開始回補人力。
正崴精密人力資源處協理周文鈺則表示,以自己公司的情形來看,第3季已明顯回春,展望第4季將會更好,且已陸續接到APPLE、Microsoft的大筆訂單。在人員的編制上,本(9)月份在人力銀行網站上,已釋放出40~50個職缺,再加上集團子公司的職缺,總共有多達100個工作機會。
吳睿穎解釋,近期不少南科大廠,因應短單轉長單、短期約聘人力到期,釋出大量就業機會。但一般企業仍未有明顯人力需求,主因在於科技大廠多為產業上游,對景氣相對較為敏感,但反應到中小企業,其訂單與人力需求,還需要一段時間。
吳睿穎認為,政府的相關經濟指標,無法立即反應到民間消費面,導致民間對於景氣普遍信心不足,仍建議民眾對於未來景氣,可抱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來看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