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應屆畢業生求職影響,失業率持續增加,使得8月失業率達到6.17%,再度創下民國67年調查以來的新高。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也有6.07%,也創下歷史新高,8月的失業率及季調後失業率,皆較7月增加0.06個百分點。不過,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認為,從季調後失業率增幅縮減,以及景氣回溫程度觀察,預期9月失業率有下降的空間。
主計處指出,受到應屆畢業生陸續投入勞動市場的影響,初次尋職的失業人數,持續增加中,8月失業人數67萬2千人,較7月增加9千人,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續增7千人;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與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,分別增加4千人及3千人;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,則減少6千人,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人數,已經連續2個月減少,顯示景氣對失業衝擊減緩。
就業人數方面,8月持續增加至1,028萬5千人,較7月增加2萬7千人,其中以住宿及餐飲業、製造業與批發零售業,分別增加9千人、8千人與7千人最多;就業人數連續5個月增加,較3月份總計增加6萬5千人之多。
主計處同時指出,政府部門從去年10月以來,就陸續推出各項短期促進就業方案,有效減少失業率,8月受政府僱用的就業人數是104萬4千人,較去年10月增加8萬5千人,如果沒有政府推動的各項促進就業措施,8月的失業率,應該超過6.52%。
此外,主計處統計7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為631萬人,較6月底增加2萬5千人之多,是近5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,顯示勞動市場雖然嚴峻,但隨著全球景氣及我國出口逐漸增溫,企業僱用意願呈現增加,未來失業的情勢,可望趨於穩定。
雖然企業僱用意願增加,但勞工的薪資還是繼續減少中。1至7月每人每月平均薪資為43,836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7.16%,經常性薪資為35,647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2.62%,平均薪資及經常性薪資的減幅,都是民國69年調查啟動以來,同期間最大減幅。
同時,受到1至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下跌0.71%的影響,實質平均薪資減少6.5%,減幅是歷年同期最大,實質經常性薪資也減少1.93%,減幅是歷年同期的次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