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市場率先觸底回溫的成長動能,已經讓前往布局的台商荷包滿滿,而台商赴大陸投資,也逐漸展現成果。根據金管會統計,在兩岸管制逐漸放寬下,今(98)年上市櫃公司赴大陸投資收益匯回增加89億元,累計匯回達813億元,匯回比率達9.04%創歷史新高,估計全年增加金額可能達200億元,有機會讓全年累積金額突破千億元。
實質的獲利挹注也讓台商概念股股價表現亮眼,觀察持股水位最高的ETF可發現,今年以來P-shares寶來台商收成ETF(0054)所追蹤S&P台商收成指數漲幅達73.51%,僅次於寶來台灣中型100ETF(0051)所追蹤台灣中型100指數的74.03%,而大盤指數約上漲近六成。
若為短期的一個月績效,寶來台商收成ETF(0054)、富邦台灣發達ETF(0058)和寶來新台灣ETF(0060)三檔ETF所分別追蹤之指數為S&P台商收成指數、台灣發達指數、未含電子股50指數均含有中概成分股,指數表現均超過5%,在近期盤勢震盪下仍表現相對穩健。
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黃昭棠指出,寶來台商收成ETF(0054)績效亮眼主因為反映所追蹤之「S&P台商收成指數」為中概股精選,在赴中國投資且過去三年持續有穩定獲利匯回母公司,個股並擁有最少三年的公開財報資料上市公司中,通過流動性檢測所挑選出的50家公司,共涵蓋30檔電子股,以及20檔非電子股,電子股權重佔指數的73.43%,非電子股權重則佔26.57%,均為佈局中國市場有成之電子、水泥、通路與消費等龍頭股,也是今年投資收益匯台的主要產業。
黃昭棠認為,中國概念類股種類相當繁多,投資人往往陷入資訊判讀不易的困擾,而透過指數篩選的方式,找出已在中國開花結果的公司進行投資,對投資人來說是較為簡單且方便的作法。同時藉由ETF定期成分股調整機制,也可達到將投資標的汰弱留強的成效,讓投資人省卻大量的時間與交易成本,輕鬆達成資產配置的目的。
黃昭棠表示,中國大陸領先全球景氣復甦,讓設廠於大陸的台商率先嚐到回溫的實質獲利果實,在大陸十一黃金週即將來臨之際,相關的中國通路股、旅遊與消費等中概族群有機會在10月初陸續發酵,布局台商概念ETF可掌握十一財,投資人不需過於擔心中秋變盤的干擾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