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金融卡具有刷卡消費的功能,逐漸成為人們支付的新選擇。但也因直接連結帳戶,讓許多人害怕萬一卡片遺失時,帳戶內的存款將全數被盜刷光光。其實金融卡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,民眾大可放心使用。
目前台灣的金融卡(Debit Card)主要有三大類,包括VISA金融卡、MasterCard金融卡,以及晶片金融卡(SmartPay)。其中,有8成的金融卡具SmartPay功能,而發行VISA金融卡則有15家金融機構,MasterCard金融卡行則有國泰世華一家,皆具有刷卡消費的機制。
一般來說,金融卡都有刷卡金額的限制。依各銀行規定,VISA金融卡每日消費金額不得超過3~5萬元,SmartPay大多限制在10萬元左右。也就是說,卡友不小心把卡遺失時,不會發生「盜刷」無上限的狀況。
而且VISA金融卡提供與信用卡相同的「失卡零風險」保障,即在掛失手續起的前24小時內被盜刷的金額,將由銀行負責。而卡友所需負擔的自付額,依各銀行規定不同,約在1,000元至3,000元間。不過,SmartPay電子錢因採不記名方式,遺失視同現金,還好儲值金也有最多1萬元的限制。
以台新銀行為例,VISA金融卡被冒用時所發生的損失,卡友最多負擔3,000元,其餘將由台新銀行承擔。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,卡片遺失或被竊辦理掛失前,存款若是被「盜領」非「盜刷」時,客戶還是必須全額承擔損失。
財金公司指出,由於SmartPay在刷卡機制上,是採取輸入6位數密碼的方式,不易被不肖人士破解,目前未發生過任何被盜刷的案例。但仍建議持卡人發現自己的金融卡不慎遺失時,應儘快向銀行辦理掛失,以確保安全。
VISA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則表示,一般外界認為,採取簽名方式的交易機制,會存在比較大的安全風險,其實不然。即使卡友不幸失卡,被偽造簽名,若循法律途徑申訴,透過專業的科學鑑定,還是可以證明是否為卡友本人所簽,一樣是可以保障持卡人的權益,安全性沒有問題。
雖然,SmartPay及VISA金融卡皆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機制,但民眾還是切勿將個人安全資訊透露給認識的人,以避免道德風險;若個人沒有做好保管責任,銀行是有可能因此不承擔這些風險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