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各國趨近零的利率下,澳洲央行日前率先破冰,意外升息1碼,不僅讓澳洲金融股應聲大漲,也為全球景氣復甦響起第一聲春雷。投信業者指出,升息造成利差擴大,金融類股獲利可期。
根據Bloomberg資料,2002年5月8日澳洲央行開始從降息進入升息,標準普爾澳洲金融股指數在1個月內大漲44.8點,成交量並從7,560萬澳幣,攀升至1.12億澳幣,從歷史經驗來看,升息對金融股有加乘效果。
保德信全球優質股息成長基金經理人陳舜津分析,市場從降息循環步入升息循環時,由於利差擴大,金融業獲利可望提升,而在業績支撐下,對於金融股股價表現最為有利。
尤其金融股營運較為穩健,又有高股息題材,在金融海嘯時,許多金融股遭到錯殺,此時反而成為撿便宜的好機會。
陳舜津指出,以澳洲金融股為例,澳洲聯邦銀行從1983年以來股息都逐年成長,而且從1992年至今股息殖利率,年年都超過6%;另外一家澳洲房地產租賃公司,則是自1994年股息逐年成長,2008年股息殖利率還超過10%以上,創上市以來的新高。
陳舜津強調,隨著金融股跌深反彈,MSCI高股息指數近1個月、3個月,以及今年以來績效都優於MSCI世界指數,且近3個月以來波動性也大為降低。除非趨勢產生巨大變化,高股息股仍是具有攻守兼備特色的投資標的。
台壽保亞太不動產基金經理人蔡佩怡則認為,澳洲內需市場穩健,較其它已開發國家好的多。在各項經濟數字的支撐下,率先升息,算是比較特殊的個案。不過,升息後導致利差擴大,可以增加金融業的獲利,而升息才剛起步,金融股未來仍看漲。
此外,今年澳洲推動首次優惠房貸,房價從第2季起開始恢復上漲,QoQ漲幅達到4.2%,與其它已開發國家相比漲幅很大,成為重要投資標的;不過,央行升息將降低房地產過熱現象,使澳洲房地產平穩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