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長假結束,中國股市隨即反映消費旺季、季報效應,以及長假期間國際股市和港股上漲而拉出長紅,但這兩天卻受到9月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新增貸款可能減少等因素影響,加上大中華市場面臨挑戰前波高點壓力,呈現多空震盪走勢。經濟數據、財報效應以及國際盤勢,則為近期左右市場盤勢的三大關鍵因素。
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新世界股票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,預期大中華市場可望隨著10月公佈第三季財報後,將上調明(2010)年獲利預估,加上中國政府今(2009)年第四季仍可望維持貨幣寬鬆政策,在十一長假及季報效應持續浮現下,仍有表現空間。
另預期中國CPI最快年底可望轉正,加上澳洲升息帶動新興市場貨幣升息效應,原物料及資源股可望優先受惠。展望未來,布局上以新能源股、出口概念股、消費股、造紙股及利基型電子股為主。
陳培文進分析指出,由於中國政府已陸續針對相關行業新增產能,祭出調控政策,以及天然氣等資源行業相關改革政策,都將有助於原物料和資源產業價格合理反映,及相關產業的中長期發展利基,再搭配全球景氣復甦、新興市場可望率先升息、股匯市的帶動下,相關族群後市可期。
陳培文認為,短線上受經濟數據、財報效應以及國際股市影響,盤勢多空震盪。不過,若回歸基本面來看,預期今年底、明年初中國CPI可望由負轉正,加上新興市場貨幣升值效應帶動下,消費品、資源價格均有所支撐,原物料、資源股成布局重點,景氣翻揚的出口相關族群,也值得留意。
在房市後市上,到目前為止,十一長假新房及二手房的交投氣氛,未特別熱絡,後市有待觀察。不過中國地產主要龍頭股近期回檔已逾一成,加上參考歷史經驗,一旦CPI轉正後,因通膨預期增溫,勢必帶動房市交投及相關類股表現,故投資人亦可伺機低接地產股。
技術面上,根據彭博資訊顯示,H股於A股這段休市期間,漲幅較大的類股均集中在航運、資源、地產及汽車等類股。如果以恆生AH股溢價指數來看,為市場密切關注的中國股市領先指標–A股和H股之間價差,已經下滑至10%左右。
參考彭博資訊及恆生AH股溢價指數今年走勢來看,通常當價差收斂至10%至20%間時,兩者間的價差再拉大的機率升高。也就是說,未來A股有高或H股下跌的機率提高。目前兩者價差已經收斂至一成左右情況推估,預期在短線上不確定因素逐漸釐清後,A股仍有表現空間,長多格局不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