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日子外資強勁匯入,助長台幣兌美元匯率猛烈升值,央行總裁彭淮南14日赴立院報告時指出,這波外資匯入資金,有5,000億元沒買股票,其中1,000億元可視為營運周轉所需,另外還有4,000億元另有目的,直指外資可能具有炒匯嫌疑。
央行日前發佈書面參考資料,展現不歡迎外資炒匯的決心,導致近日來台北匯市成交量明顯縮小,彭淮南14日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時也明確表示,新台幣升值時,就會有一大堆錢跑進來,停在外國人新台幣帳戶上的錢越來越多。外資匯入後不買股票,錢停在活期存款帳戶,想必另有所圖,可能著眼的就是台幣升值匯差。
彭淮南重申,外資匯入後應盡速投入股市,停在帳上的資金不得超過3%。
14日受到國際美元走弱影響,亞幣同步升值,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6分,收32.242元。匯銀人士指出,近日來台北匯市成交量縮小,外資已明顯感受到央行總裁彭淮南不歡迎炒匯熱錢流入,部份外資甚至開始撤出。
央行公開向熱錢宣戰,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詢問央行總裁彭淮南,熱錢炒匯問題是否還是存在。彭淮南回覆,10月8日只是提供三則外電報導給媒體參考,而且熱錢有不同的定義,其中一種就是有無買賣股票,當台幣升值時,有一大堆錢進來,卻不買股票,而是停留在活期存款帳戶,使得活期存款從正常水準1,000億元跳升至2、3000億元`.因此,央行就會將這些錢定義是炒匯的錢。
不過,費鴻泰繼續追問央行可接受的資金停留時間是多久?彭淮南則說,通常央行都是看金額,買賣股票總要有一些活期存款週轉,正常水準約是3%左右,若超過3%,央行就會與外資溝通,並表明其資金用途不符規定。彭淮南表示,在央行道德勸說之下,已有部分資金匯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