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達人專欄】
險中求險》投資型保單花樣多 風險由保戶自負
受金融海嘯影響 購買商品惹爭議

記者  鄭曉涵  報導   2009/10/19  
購買投資型保單的基本認知,就是風險由保戶自己承擔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買保險是要為自己與家人保平安,但買保險也是一種消費行為,尤其保險商品又較其他金融商品複雜,如果不在投保前了解透徹,消費糾紛就很容易發生!

 

  從金管會日前公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,今(98)年上半年共接獲1,944件人身保險申訴案件,就爭議類型來看,以「招攬糾紛」最高。若按險種占率而言,則以投資型保險比率最高,推估其因,主要是受金融海嘯影響,消費者發覺所購買的商品未如預期,以致衍生爭議。

 

  投資型保險在台上市還不到10年光景,但這種兼具「投資+保險」二合一功能的保險商品,在各大壽險公司的包裝推廣下,確實讓不少消費者趨之若鶩,也為壽險公司帶來豐厚的保費收入。

 

  在去(97)年金融風暴發生之前,光是投資型保單就占了全體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的6成,甚至還有壽險公司靠著銷售投資型保單,就可躋身國內前五大壽險公司。

 

  在各式投資理財工具中,保險商品尤其是投資型商品的設計相對複雜,究竟保戶對於手上握有的投資型保單了解多少?實在令人存疑,若購買前沒有基本的認識,保險消費糾紛的發生,也就不足為奇了!

 

  保險商品琳瑯滿目,究竟哪些是投資型保險?其實,消費者除了可以詢問銷售人員外,也可從商品名稱大概可以了解,通常,投資型保險商品名稱多會冠上「變額」或「投資連結」等字眼,且在購買時也須一併選定連結投資標的,如基金或結構型債券等。

 

  從投資型保險名稱來看,既然冠上「投資」二字,就表示有其風險存在,消費者購買投資型保單最重要的基本認知,也就是投資型保險的相關投資風險,須由保戶自己承擔。

 

  而且投資型保險內含的所有費用(無論是前收型或後收型),除非契約另有約定,否則原則上在收取之後,都是不退還的。尤其目前市面上投資型商品的費用結構的型態相當多樣,消費者投保前,一定要先了解保單的整體費用結構,並請業務員試算,同時也要清楚自己的經濟狀況,若投資虧損是否有能力承擔,這樣才是最「保險」的消費行為。

 
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一、三刊出》

 

延伸閱讀:

不當招攬惹爭議 投資型保單申訴最多

【2009/10/19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71.4%)讚  (28.6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7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