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近視人口比例相當高,根據2006調查小六近視盛行率為61.8%、高三為85.1%。配戴一付眼鏡動輒數千、上萬元,但許多消費者到了眼鏡行就任憑銷售人員的介紹,完全不注意鏡架、鏡片有無完整標示說明。行政院消保會今(27)日公布抽查市售眼鏡結果,鏡架、有度數鏡片100%標示不合格,在鏡片最低強度檢驗中,也發現鏡片耐壓力不符標準,消費者若遭撞擊,易發生鏡片破碎之危險。
行政院消保會在台北市、台北縣、桃園縣、台中市、台南市、高雄市、台東縣、花蓮縣等地區,抽查41家眼鏡行,共抽檢77片鏡片、鏡架共202支。
結果發現,市售鏡架與有度數鏡片100%未完整標示,包括廠商資料、主要成份、材料、使用方法、批號等。另外製造日期或有效時間也都未完整標示,消費者可能因此買到知名廠牌的囤積品而不自知,其中不乏蔡司、NIKON等知名廠牌。
而消費者花錢配鏡後,有5成的業者並未交付配鏡說明書,另外4成6的店家雖提供有配鏡說明書,但說明內容仍不完善,其中就有9成未完整標示廠商資料,100%鏡架未標示製造日期。
消保會也發現,抽查41家眼鏡行均備有驗光及配鏡人員,除了有4家是由醫師驗光外,其他37家是由店家自行培訓的店員驗光。由於驗光、配鏡人員技術參差不齊,消保會也呼籲主管機關推動驗光師法,由國家建立制度給予認證,才能對消費者配鏡安全有保障。
而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也對濾鏡最低強度進行檢驗,以國家標準施壓10公斤的力量停留10秒,若無法承受壓力,鏡片就會產生龜裂、壓穿的現象。調查結果發現,ORIENT鏡片中有2片破裂穿孔、MIKN有一片破裂穿孔,不合格比率占3.90%。消保官張英美指出,消費者配戴不合標準的鏡片,若遭撞擊可能會導致鏡片破裂影響安全。
行政院消保官組長吳政學指出,經濟部商業司應儘速查核市售鏡架是否依法完整標示,而衛生署應訂定有度數鏡片管理規範,要求業者提供配鏡說明書,並儘速完成驗光師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