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債風暴以來,不僅各家銀行推卡業務大幅衰減,就連消費者也紛紛剪掉手中的呆卡。根據金管會所公佈的資料,今(95)年前三季,各銀行總停卡數已經接近820萬張卡,而整體發卡量不到300萬張,等於今年前三季流失了520萬張卡。由此可知卡債風暴下,各銀行受傷不輕。
雖然,各銀行都預測卡債風暴即將結束,也在第三季後重新展開推卡業務,但是從金管會的資料卻發現,儘管各銀行努力端出牛肉,強打各項優惠,但是,發卡狀況還是不甚理想。以9月份為例,發卡數的前三名分別為台北富邦78,847張,國泰世華44,670張,最大的發卡銀行中國信託也不過33,409張,那其他銀行的發卡情況就更加難看了。其中由於台北富邦有A Power卡的挹注,所以成績還算亮眼。而風光上市有著眾多優惠的悠遊聯名卡,推卡狀況並不理想,像是台新銀行9月份不過發行了15,264張卡,還落後在大眾銀行(16,987張)之後,可見悠遊聯名卡的推動還需要多加點勁了。
反觀,消費者面對銀行的優惠促銷,不但不領情,更加積極的剪卡。今年以來就剪掉820萬卡,相當近四成的卡友都剪過卡,佔今年初流通卡數(45,111,733)的18.15%,足見剪卡量驚人。
其中,台新銀行今年度發卡量不過14萬張,停卡量卻高達131萬張,流失將近120萬張卡,連帶整體的簽帳金額也向下滑落,9月份的簽帳額僅僅只有71億元,甚至落後在花旗銀行之後,在9月份的各銀行簽帳金額中排第五名,更是該銀行今年度簽帳金額的最低點,可謂是卡債風暴中受傷最重的銀行之一。
雖是如此,但是卡友的剪卡動作,對於整體的簽帳金額,卻無太大影響。今年度以來,除了4月外,各月的簽帳總金額都超過千億以上。所以,對照失卡量來看,剪掉不要用的呆卡,反而讓單一張卡的消費金額增加。因此,卡債風暴雖然威力驚人,但是可以讓銀行重新規劃經營策略,讓消費者本身重新審視自己的用卡狀況,未嘗不是一件好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