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98)年7月底時,台鐵公開辦理瑞芳-中壢路段招標,外界看好的悠遊卡公司卻默默退出競標,最後由台灣智慧卡公司(台灣通)以低價得標,令外界跌破眼鏡。
今(9)天北市議員質疑其中有政治力操作,對此悠遊卡公司表示,評估過後,認為若低價搶標,將不敷成本,因此並未參與投標;不過,該標案目前尚未正式公告,仍會盡力爭取繼續服務的機會。
悠遊卡公司與台鐵自96年開始合作,試辦基隆到中壢路段,民眾反應普遍良好;在北部的台鐵車站,曾創下最高一天破10萬次使用悠遊卡進出的紀錄,使用比率也達到5成以上,甚至勝過台鐵所發行的磁卡。
原先悠遊卡公司曾公開表示,悠遊卡所能適用的通行路段,預計將於今年暑假時,就可以擴大到北通瑞芳、南往竹南,並且也會參與台鐵辦理的瑞芳-新竹路段標案。但意外的是,悠遊卡卻沒有參與該標案,選擇自動退出,令外界大感訝異。
悠遊卡公司表示,台北市政府持有悠遊卡公司4成的股份,若是像其它民間業者一樣,以低價搶標,預估2年內將虧損約5千萬,會虧掉該公司十分之一的資本額。這樣如同以台北市政府及納稅人的錢補貼台鐵,並不符合公股事業穩健經營的原則,所以在最後一刻決定退出競標。
據瞭解,在投標前,悠遊卡公司就評估過,可能會出現有其它公司以低價搶標,必須以零費率投標,才有勝算。而開標結果顯示,確實有廠商以0.4%超低分費率搶標,若以此案每加值一筆必須支付台鐵0.5%加值手續費來看,一來一往之間,還要倒貼0.1%,等於是一門虧本生意。
悠遊卡公司指出,以目前在台鐵的試辦情況來說,在台鐵使用悠遊卡的持卡人,有近5成在台鐵站內加值,即使在其他加值點加值,該公司也必須支付加值手續費;而悠遊卡為押金制的租用卡片,並非像其它競標業者一樣,可賣斷卡片增加收入,實在不敷成本。
目前該標案仍未正式決標,主要是因為台灣通得標金額低於底價8成,依「採購法」的規定,廠商還需補充說明,台鐵才能對外公告;但是,就算台鐵不接受台灣通所提出的說明,台灣通還是可用提補「差額保證金」的方式取得標案,幾乎可以說是「換定了」。
然而,依合約規定,得標者在正式決標後,須出資在每個台鐵車站人工閘門入口處裝設外接式感應器,並於4個月內完成;而台鐵與悠遊卡公司之間的合約,也將於今年12月底到期,到時恐將出現更換機器的空窗期。
對此,台灣鐵路局副局長張應輝表示,目前已在審核台灣通所提出的補充說明,希望能盡快決標,才能往後續走。不過,基於公共利益的考量,若新得標者無法在12月底合約到期前,將新系統建置完成,期望能與悠遊卡公司協商,繼續提供服務,渡過這段過渡期,以保障民眾的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