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來社會自由開放,許多自由化的言論思想充斥整個社會,「成績學歷無用論」、「上班無用」、「追求人生的意義而不是追求財富」等似是而非的觀念不斷傳播,若是不能正確理解這些理論背後的涵義,對於整個社會的進步及下一代的教育是有害而無益的。
以我的兒子為例,他國小三年級了,最近不斷問我考試的目的是什麼?難道成績這麼重要嗎?就算考了零分又怎麼樣?不是有人說成績不是最重要的嗎?筆者當然說了一篇大道理給他聽,但是我給他下了一個結論,成績只是評斷你學習的一個標準,重點是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用心、盡力,而不是把成績並非一切的想法,做為不認真念書的藉口,孩子的這些想法,讓我開始驚覺到這些「不在乎」的理論,正逐漸影響我們的下一代。
日前某位教授痛批大學生的學習態度,該教授陳述學生上課的狀況,打瞌睡、吃東西。而這些情況由來已久,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大學生「不在乎」的心態,學生如果在乎課業,會出現這樣的景況嗎?
再舉個例子來看,我有位朋友從事直銷已經超過10年,他一直跟我說他得到豐富的知識、人際關係、創業能力等,不要太在乎賺了多少錢,反過來教訓我人生的目的不是只有賺錢。
我開始思考這樣的想法正確嗎?人生不是應該賺了錢,有了基本的經濟保障之後,再去追求其它嗎?我這位朋友因為「不在乎」賺了多少錢,沉浸在他經營直銷的領域,並且追求直銷公司所灌輸「人生的意義」,幾年下來開始負債,他還是不在乎,雖然他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,但是這樣的態度正常嗎?
某知名企業的老闆最痛恨聽到員工說「反正到哪工作都一樣,沒差!」,這樣的員工也代表著不在乎自己的工作,環顧自己的四周抱持這種心態的人,並不在少數,這些人在財富的累積上通常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,也容易成為卡債一族。
從小孩子、大學生、上班族,不在乎的心態正在侵蝕我們,長期下來整個國家的競爭力都會被拖累,台灣各項競爭力在國際上不斷的退步,這些不健康的言論及想法,是造成競爭力退步重要的原因之一,或許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學著「不在乎」,才不會如此杞人憂天,煩惱也會少一點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