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專題】
到底誰會嗶?Visa Wave還是PayPass?
非接觸式信用卡大比較

記者  陳彥博  報導   2006/10/31  
有造型的信用卡,更能增添幾分趣味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目前非接觸式信用卡逐漸廣為人知,台灣兩大的發卡組織Visa以及MasterCard都有各自的機制和體系,Visa的是Visa WaveMasterCard則是PayPass,不但名稱不同、付款機制不同,就連消費的店家也不盡相同,但是這類型消費方式安全性如何以及那一家的較好?不妨分解比較看看!

 

  Visa以及MasterCard的非接觸式信用卡,都是使用RFID(無線射頻)機制,因此原則上感應速度及時間,甚至是安全性應該都是相同的基準。不過,日前曾有網友反應,PayPass常有感應不到的情形,據萬事達表示,這是因為操作者對機器不熟悉產生的誤會,已經加強消費通路的專業訓練,未來將會減少類似的情形,並建議使用者,在感應距離約2~4公分最為適當,而在感應後的4~6秒就會完成付款交易,與一般信用卡交易完成時間相比,大幅的減少了刷卡時間,對小額交易的確相當方便。

 

  非接觸式付款機制是由MasterCard首先提出的,技術也相對比較成熟。但是,在台灣則因Visa強力推廣,在聲勢上就比MasterCard強上許多。不但與中信、台新、北富邦、國泰世華等銀行合作,可使用的通路也較廣,包括大潤發、中油、台北101、百視達、屈臣氏、COSTCO等大型通路都可使用;但是MasterCard則與結合南部七縣市的大眾交通運輸,現在更擴及國道服務站的使用。然而在造形上,則是MasterCard略勝一籌,不但有手環、鑰匙圈等造型,就連手錶、項鍊都可以變成信用卡,不只使用更為便利,還可當作裝飾品,增添不少樂趣及收藏性。

 

  由於日前曾有國外學術單位表示,已經可以破解RFID安全機制,透過簡單的機器就可擷取持卡人的信用卡資料,嚴重影響卡友安全。MasterCard中國大陸暨台灣區總經理江威娜則表示,目前尚未證實有危害非接觸式信用卡安全的事實,因此並無此一顧慮。

 

  然而,以目前台灣信用卡使用環境而言,只要知道卡號、有效年月或持卡人資料就可以上網刷卡。因此,這種破解RFID資料傳輸的方式,確實會對持卡人造成某種程度的危險,就如同掉卡一樣,信用卡只能任人宰割,消費者還是必須謹慎使用信用卡為宜。

 

  對消費者來說最痛苦的就是選邊站了,如果辦了一張跟使用習慣很不同的卡,勢必又形成一張呆卡。因此,如果能整合兩種機制,對消費者當然是最有利的。萬事達就表示,兩者之間的整合是可行的,目前北美地區已經著手開始整合,但是由於亞洲地區的技術及晶片問題較為複雜,目前尚無整合計畫。所以,卡友可要針對自己的消費習慣及店家,作為辦卡的考量。不然,進錯店家拿錯卡,那可就糗大了。

【2006/10/31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n/a)讚  (n/a)好  (n/a)普普  (n/a)待加強  (n/a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0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