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報載,金管會將大幅翻修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,包括長期使用循環的用戶,把循環息轉成小額信貸,減輕持卡人的負擔;未來不再強制填寫聯絡人資料;預借現金成數降低等等。筆者對於這些修訂抱持著正面肯定的看法,不過其中有幾項,筆者認為未來在執行上會有困難,銀行應該也會有新的應對方案,不太可能對金管會的腹案照單全收。
此次信用卡管理辦法大幅翻修,看起來對於持卡人是比較有利的,對於過去銀行與持卡人地位嚴重不平等的現象,將有所改善。金管會雖然宣稱銀行公會針對多數辦法都接受,但是上有政策、下有對策,銀行未來可能有哪些對策來應付新條款實施後,所產生的衝擊?以下是筆者認為可能發生的狀況:
首先不再強制填寫聯絡人資料這項新辦法,雖然可以避免連絡人成為銀行催債時,主要的連絡對象,讓連絡人免於被銀行騷擾,但是卻也可能減低銀行的催收成效,因此未來銀行只要根據申請人有沒有填寫「連絡人」,而給予不同的電腦評分,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會乖乖填上連絡人,讓自己申請的卡較好通過,這樣一來客戶填上了連絡人,銀行又沒有違背金管會,一舉兩得。
再來就是取消優惠措施,將採「同意制」,取消目前的公告制,如此一來銀行將會增加作業成本,所以未來銀行可能在帳單上告知卡友取消哪些優惠,期限之前沒有說不同意,那就視為「同意」,這樣的做法也沒有違反同意制的精神,又可把作業成本的支出大幅降低。
最後筆者想提的是「把循環利息轉為小額信貸」這項,這跟過去幾年銀行所推出的「代償信貸」有異曲同工之妙,但是過去這也淪為卡債族不斷擴張信用的方式,進而造成卡債風暴,銀行要推行這種方案時,務必控管每個人的信用額度,才不會導致卡債風暴重演。
經過這些年許多專家學者、民意代表不斷的發聲,金管會終於準備更新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,這是好的開始,台灣金融市場消費者永遠是弱勢的一群,筆者希望此次只是金管會的第一步,未來更能夠把其它不合時宜的金融產品管理辦法也一併修正,金管會加油吧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